於是,皇家大酒店的頂層套房,畫風突變。
曾經的商業女王,變成了求知若渴的學徒。
她的最新的課題,是插花。
陸沉淵讓人送來了最頂級的插花教材,和最新鮮的花材。
墨清漓看書的樣子,像是在研究一份重要的項目合同。
她把那些關於留白,意境,天、地、人三位一體的理論,看得無比認真。
然後,她開始動手。
第一次的作品,有些慘不忍睹。
原本應該清雅脫俗的劍蘭,被她插得像一排籬笆。
陸沉淵在一旁,強忍著笑意。
“清漓,花道,講究的是‘無心’。”他走上前,拿起一枝百合,
“有時候,越想去控製,反而越會失去美感。”
他沒有直接動手幫她改。
隻是將那枝百合,隨意地,插進了一個看似不經意的角落。
整個花瓶的布局,瞬間,活了過來。
墨清漓看著他的動作,若有所思。
她站了很久,然後,將所有的花都取了出來,重新開始。
她的學習能力是驚人的。
第二天,當陸沉淵從書房出來時,看到客廳的茶幾上,擺著一瓶新的作品。
幾枝清荷,數片蓮葉,寥寥幾筆,卻意境悠遠。
像一幅會呼吸的水墨畫。
墨清漓正在一旁,用一把小剪刀,專注地修剪著一片葉子的邊緣。
陽光灑在她的側臉上,給她鍍上了一層柔和的光暈。
那一刻,陸沉淵忽然覺得。
這間華麗的牢籠,似乎,真的變成了他們的桃花源。
……
在墨清漓醉心於生活美學的同時,陸沉淵的布局,也在悄然推進。
“燈塔”基金會的影響力,在夏裔社區裡越來越大。
但是,這還不夠。
他要做的,不是讓夏裔群體,變成一個抱團取暖的孤島。
而是要讓他們真正融入這片土地,甚至,影響這片土地。
他需要一個,能與J國主流社會直接對話的新支點。
這天,他通過加密渠道,約見了幾個在J國極具影響力的夏裔企業家。
地點,依然是蘆謹麟的“靜心閣”茶室。
這些人,都是J國各行各業的翹楚,但平日裡,卻都默契地保持著低調。
陸沉淵沒有談任何關於墨清漓案子的話題。
他隻是給他們,分析了J國未來的經濟走向。
“J國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它的經濟命脈,嚴重依賴外部。”
“A國給的,是訂單,也是枷鎖。”
“一旦A國自身的經濟出現問題,J國,必然會被拖下水。”
“J國需要新的增長點,一個能掌握在自己手裡的增長點。”
在座的幾位企業家,都是人精,立刻聽懂了陸沉淵的言下之意。
其中一位從事農業貿易的吳姓企業家,歎了口氣。
“陸先生,您說的都對。可我們能做什麼?J國最核心的科技領域,都被歐裔財團把持著,我們根本插不進去手。”
“那就開辟一個,他們不屑於去做的領域。”陸沉淵的指尖,輕輕敲擊著桌麵。
“比如,環保科技,現代農業。”
他看向吳先生。
“吳老,我聽說,J國因為工業汙染,很多土地的重金屬含量都超標了。這導致他們的農產品,在國際上,競爭力越來越弱。”
吳先生點了點頭,臉色凝重。
“沒錯,這是J國農業的,心腹大患。”
“如果,”陸沉淵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
“有一家由J國頂尖科學家主導的實驗室,專門研究土壤修複和無土栽培技術呢?”
“資金,由我們來出。”
“用我們之前在L國注冊的那個信托基金的名義。”
“我們不要股份,不要專利,研究成果,可以與J國所有農業公司共享。”
“我們隻要求,這家實驗室,能夠真正地為J國的土地做一點事。”
包廂裡,一片寂靜。
所有人都被陸沉淵這個“無私”的提議,震驚了。
他們想不通,這位夏國的科技巨頭,為什麼要花大價錢,去做一件看起來毫無回報的事情。
蘆謹麟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