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後的第二天,哥都的風,似乎都變得溫柔了。
全球的媒體,還在反複咀嚼著墨清漓說的每一句話。
她那句“祝福J國”,被各大評論文章,譽為“最高級的勝利宣言”。
然而,風暴的中心,卻已恢複了平靜。
陸沉淵一家,沒有像外界預料的那樣,在記者會後立刻回國。
他們在等,等一個真正能為這件事,畫上句號的官方姿態。
上午十點。
一個電話,打進了皇家大酒店的頂層套房。
電話不是來自總統府,而是來自,J國新任總理的辦公室。
總理的首席秘書的態度謙遜而鄭重。
他向陸沉淵先生和墨清漓女士,轉達了總理的私人邀請。
希望能在明天,於總理官邸,與他們進行一次非正式的會麵,共進午餐。
這不是外交辭令。
這是一份,極具份量的示好。
J國的總統,代表了國家的臉麵和曆史。
而總理,代表著這個國家最實際的權力和未來。
“請轉告總理先生。”陸沉淵對著電話,語氣平靜,
“我們很榮幸。明天中午,會準時到訪。”
掛掉電話,墨清漓從嬰兒房裡走出來。
“是總理?”
“嗯。”陸沉淵點了點頭,“他比我想象的,更著急。”
“他需要一場合作,來鞏固自己的地位,也向國民證明,他的選擇是正確的。”墨清漓一語道破。
“是向夏國,證明他的誠意。”陸沉淵糾正道。
墨清漓走到他身邊,看著窗外,那座已經不再讓他們感到壓抑的城市。
“那麼,我們這場被迫的假期,終於要結束了。”
“是的。”陸沉淵攬住她的肩膀,“我們該回家了。”
……
與J國總理的會麵,比想象中更加順利。
沒有媒體,沒有閃光燈。
隻有總理和他的幾位核心內閣成員。
午餐是簡單的J國傳統食物,氣氛輕鬆,卻又處處透著鄭重。
他們沒有再提過去那三年的不愉快。
所有的話題,都圍繞著未來。
總理明確表示,J國國會已經通過議案,將全麵放寬對夏國企業的投資限製。
尤其是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現代農業等領域,J國希望與淵龍科技、汗青科技等夏國企業,展開最深度的合作。
“J國,將永遠是夏國的朋友。”總理在午宴的最後,舉起茶杯,對陸沉淵和墨清漓說,
“一個平等、互利、互相尊重的朋友。”
陸沉淵和墨清漓,舉杯回應。
從這一刻起,他們個人所經曆的磨難,才真正轉化為兩個國家之間,關係破冰的堅實一步。
他們,不僅為自己贏得了清白。
也為自己的國家,推開了一扇全新的大門。
午宴結束後。
J國政府官網,發布了一係列,與夏國合作的備忘錄。
A國對此,提出了最強烈的抗議。
但這一次,J國的回應,隻有沉默。
……
在離開J國前,陸沉淵還有幾件事要做。
他約見了蘆謹麟律師,和哥都大學的劉九文教授。
地點,就在劉教授那間,充滿了書卷氣的老宅院裡。
陸沉淵沒有談論自己即將離開的事。
他隻是將兩份文件,分彆交給了兩人。
一份,是“燈塔”基金會未來五年的,追加注資計劃。
另一份,是“活水實驗室”擴大規模,與J國所有夏裔社區合作的詳細方案。
蘆謹麟和劉九文,看著文件上的數字,和那些詳儘到每一個細節的規劃,都愣住了。
他們都以為,隨著墨清漓的案子結束,陸沉淵對J國夏裔社區的投入,也會慢慢停止。
畢竟,人之常情。
“卸磨殺驢”,是大多數人,都會做出的選擇。
“陸先生,這……”蘆謹麟的語氣,有些不敢相信。
“蘆律師,劉教授。”陸沉淵看著兩位老人,眼神誠懇。
“我從一開始就說過,‘燈塔’和‘活水’,不是為了某一個人,某一件事。”
“是為了讓我們的同胞,在這片土地上,能活得更有尊嚴,更有底氣。”
“這件事,不會因為我的離開,而有任何改變。”
“它會一直,持續下去。”
劉九文教授的愣了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