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陽開著那輛白色的“無距”新能源車,拉著陸若溪平穩地行駛在京州傍晚的車流中。
陸若溪坐在副駕,看著窗外飛速倒退的街景。
她以為,車子會像往常一樣駛向她們在公司附近的那套公寓。
但蘇陽卻在下一個路口,轉動了方向盤,駛上了一條通往郊外的路。
“我們不回家嗎?”陸若溪問。
“大哥說,讓我們停下來,看看風景。”蘇陽的側臉,在夕陽的餘暉下顯得格外柔和。
“我帶你去看,京州最美的日落。”
隨後車子一路向西,城市的喧囂漸漸被拋在身後。
道路兩旁,出現了大片的原野和樹林。
最終,車子停在了西山的一處觀景平台。
在這裡,可以俯瞰整個京州城的輪廓。
兩人下了車。
山頂的風有些大,吹起了陸若溪的長發。
蘇陽默默地站到了她上風口的位置,為她擋住了大部分的風。
他們並肩,靠在欄杆上。
看著遠方,那輪巨大的橘紅色的落日,正一點點沉入地平線。
天空被染成了,從緋紅到靛藍的漸變色。
城市的燈火開始一盞盞亮起,最終,彙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很美。”陸若溪輕聲說。
她的眼中,倒映著整座城市的光。
“是啊。”蘇陽看著她,而不是看風景,“很美。”
陸若溪似乎察覺到了他的目光,轉過頭。
四目相對。
空氣中,有一種不同於實驗室裡的安靜在蔓延。
沒有了代碼,沒有了公式。
隻有風聲,和彼此的呼吸聲。
陸若溪看著蘇陽。
這個從安河縣,一路陪著她走來的男生。
他曾是她的後桌,是她的年級第二,是她身後默默追趕的影子。
她考上京州大學,他也拚了命地考來了這裡。
她投身於枯燥的數學研究,他便一頭紮進了同樣燒腦的計算機科學。
她做的每一個理論模型,第一個讀者,永遠是他。
他寫的每一行核心代碼,第一個測試者,也永遠是她。
他們是,最默契的戰友。
是彼此,唯一的知己。
這些年,她習慣了他在身邊。
習慣了,他為她整理好的實驗數據。
習慣了,他深夜遞過來的一杯熱牛奶。
習慣了,他看著她時,那永遠不變的溫和的眼神。
她一直以為,這就是,他們之間最好的狀態。
理性,默契,高效。
可就在剛才,大哥說“人生不隻有代碼和公式”的時候。
她的心,忽然被什麼東西輕輕觸動了一下。
現在,站在這裡。
看著身旁,這個已經成長為可靠而堅實的男人。
她忽然覺得,他們之間,或許,還可以有更多。
一個念頭,在她那顆習慣了邏輯推演的大腦裡清晰地浮現了出來。
這是一個,最優解。
也是一個,她心底裡,最想要的答案。
於是,她開口了。
用一種像是在探討學術問題一樣,冷靜而直接的語氣。
“蘇陽。”
“嗯?”
“根據我們過去八年的相處模式,情感依賴度,以及未來人生規劃的契合度綜合分析。”
陸若溪看著他,眼神清澈又無比認真。
“我們結婚的成功率,是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蘇陽,徹底愣住了。
他張了張嘴,卻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他想過無數種,求婚的場景。
在拿到世界冠軍的領獎台上,在他們的第一個產品發布會上,甚至,就在某個普通的下班路上。
他唯獨沒有想過,會被她用這種方式,“反向”求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