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輿論還是起到了作用。
在互聯網的壓力下,擬態聯盟的盟主,終是冷靜下來,撤回了“獵殺平民來逼迫古武者現身”的命令。
思考複盤過後,盟主客觀地分析了當前的局勢,儘管他急需血髓來延續生命,可有些事的確是不能操之過急。
幾日前的那場大戰,聯盟可謂是損兵折將,從上到下都沒能幸免,整體實力大打折扣。
十二名梟中,程燁領了盒飯,已然成為了過去式;權鶴楠在截殺王嶄的過程中,被神秘人操控詭目青蟒攻擊負傷;黃晨旭大腦受創,變成了傻子,還在康複階段。
更糟糕的是,由於他們的行為太過惡劣,導致手底下很多成員紛紛開始退出組織。
當初這些人加入擬態聯盟,純粹是一時腦熱,覺得五花八門的擬態很帥,抱團取暖就可以見到更多的彈銀移植者,平時交流心得,開闊眼界。
但是在加入之後才發現,這個組織乾的竟是些殺人的勾當,所以產生了退出的想法倒也不稀奇。
經過統計後發現,流失人員的總數量,竟然有兩萬之多。
為了不讓這種情緒繼續在隊伍中蔓延,盟主不得不暫時轉移重心,整天泡在會議室裡,給大家洗腦畫大餅,這才總算是穩住了軍心。
在此期間,有不少外國人想要加入擬態聯盟的陣營。
這些外國人自稱是普通的務工人員,以千奇百怪的理由,向聯盟的人事部門遞交彈銀移植手術的申請。
有的說要通過彈銀使自己變得更加強大,有的說仰慕聯盟的滔天勢力,甚至還有人捏造出一份子虛烏有的介紹信。
對於這些外國人,聯盟高層領導並沒有直接回絕,反而在開會時特意向盟主提及此事。
“盟主,眼下正是用人之際,何不趁此機會,在那些外國人中挑選一些年輕力壯的,招致麾下,定能壯大我們的勢力。”權鶴楠建議道。
組織實力縮減帶來的影響,他們這些上層的體會是最明顯的。
尤其是井樂,隨著手下接二連三離開,一大堆繁雜的事情都要她親力親為,實在有些分身乏術。
可盟主卻不這麼認為。
“你們錯了,這些人可不是普通的務工人員。”他擺手道。
深海基地的建設,雖然有很多跨國和外資企業參與,但華夏團隊並沒有讓他們參與到技術核心研究。
似乎所有人都在刻意地防著那些外國人,即便是有個彆的非華科學家為深海科研所效力,也隻是攻克具體區塊難題,並不了解移植技術的整體框架,而且都簽了保密協議的。
大家都深知“非我同族,其心必異”的道理。
所以儘管權鶴楠和幾大名梟苦口婆心勸了很久,從不同角度分析利弊,盟主還是堅持不能讓外國人掌握擬態技術。
“我能不知道那些外國人在想什麼?不過是要竊取彈銀移植技術罷了,泱泱華夏屹立千年不倒,靠的就是團結和骨氣,怎能因為一己私欲,讓其他國家趁機崛起。”盟主的態度十分果決。
很難想象,這樣一個視人命如草芥的組織頭目,還有如此一麵。
井樂還想說些什麼,卻被盟主製止:“正所謂樹大招風,現在外麵有多少國家在虎視眈眈,若是讓他們掌握了彈銀移植技術,第一個遭殃的就是我們。”
一旦這種最尖端的技術泄露給他國,很可能給華夏引來滅頂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