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森沉吟片刻:“意料之中。這些豪族和部落首領,在遼國統治時期,便是當地的土皇帝。
如今大宋收複,觸及了他們的利益,他們自然不會甘心。此事,不可操之過急,但也不能姑息養奸。”
他看向嶽飛:“嶽將軍,你可派精銳部隊,秘密調查這些煽動者的底細。若有確鑿證據,可先行控製,但不可濫殺無辜。
同時,要加大對當地百姓的宣傳,讓他們明白大宋的仁政,並非是空口白話。”
“末將明白!”嶽飛領命而去。
陳森知道,治理燕雲十六州,遠比攻下它要複雜得多。
這片土地,是多民族混居之地,文化差異巨大,矛盾錯綜複雜。他需要時間和耐心,才能將這片土地真正融入大宋的版圖。
然而,時間,恰恰是他最缺乏的東西。
遼國上京,雖然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但遼主耶律延禧並未徹底放棄。
他聽信讒言,認為宋軍的勝利,不過是依靠一些“旁門左道”和“妖術”,並非真正的實力。他決定重整旗鼓,準備再次南下,奪回幽州。
“陛下,我大遼雖敗,但精銳尚存!”一名遼國將領慷慨激昂地說道,“宋軍不過是趁我大遼不備,使了些詭計罷了!若我大遼傾全國之力,集結大軍,必能一雪前恥!”
耶律延禧被這些言論所鼓動,他下令全國征兵,並向北方草原的各部落發出號召,要求他們出兵相助。一時間,遼國上下,氣氛緊張,戰雲密布。
這些情報,通過宋軍的密探,很快便傳到了陳森的耳中。
“遼國又要反撲了?”趙佶聽到這個消息,臉色有些發白,“他們哪來的膽子?!”
陳森平靜地說:“陛下,遼國雖敗,但其根基仍在。他們不會甘心失敗,更不會眼睜睜看著燕雲十六州落入我大宋之手。此次反撲,是必然的。”
“那……那我們該如何應對?”趙佶有些慌亂。
“陛下不必擔憂。”陳森安撫道,“遼軍此次反撲,是困獸猶鬥。我軍已在燕雲之地建立了穩固的防線,且將士們士氣高昂。隻要我們應對得當,定能再次擊潰遼軍!”
他看向沙盤,目光銳利:“遼軍若要反撲,無非是兩條路。一是從幽州以北,強攻長城防線;
二是繞道西側,從大同方向威脅山西。無論哪條路,我們都已有所準備。”
他隨即下令,加固長城防線,特彆是古北口、居庸關等關鍵隘口。同時,命令嶽飛和晁蓋各自率部,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迎戰。
然而,就在宋軍緊鑼密鼓地準備迎戰遼軍反撲之際,一個更大的危機,卻在暗中醞釀。
童貫的親信,經過多日潛伏和調查,終於有了驚人的發現。
他們發現,陳森身邊,除了嶽飛、晁蓋這些將領,還有一群神秘的“幕僚”。
這些人行事隱秘,很少露麵,但卻似乎掌握著許多聞所未聞的“奇技淫巧”。
更讓他們震驚的是,他們竟然在陳森的住處附近,發現了幾個來自西夏的密探!
“大人,這些西夏密探,似乎與陳森有所接觸!”親信壓低聲音,語氣中帶著一絲興奮,
“他們鬼鬼祟祟,形跡可疑!卑職懷疑,陳森與西夏之間,可能有不可告人的勾結!”
童貫聞言,猛地站了起來,眼中閃爍著陰鷙的光芒。
“西夏?!”他冷笑一聲,“哼,好你個陳森!果然不是什麼善類!竟然與西夏勾結!”
他知道,勾結西夏,這可是滔天大罪!如果能坐實這個罪名,即便陳森有收複燕雲之功,也難逃一死!
“立刻派人,嚴密監視這些西夏密探!務必掌握他們與陳森勾結的證據!”童貫命令道,
“一旦證據確鑿,我便要讓這個所謂的‘柱國公’,身敗名裂!”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陳森被押上審判台,身敗名裂的場景。心中的妒火,此刻已轉化為熊熊的複仇之焰。
然而,童貫並不知道,他所發現的“秘密”,並非他所理解的那樣。陳森與西夏的“接觸”,並非是勾結,而是在進行某種特殊的“交易”。
陳森坐在書房中,看著麵前攤開的地圖。他知道,遼國的反撲,隻是一個開始。更大的挑戰,是來自內部的暗算,以及外部更強大的威脅。
他輕歎一聲,眼中閃過一絲疲憊。他並非神仙,也無法預知一切。但他必須儘力而為,為了這個時代,為了這個國家。
“報!國師!”一名傳令兵急匆匆地跑進書房,“前方急報!遼軍集結重兵,已向古北口方向進發!”
陳森猛地站了起來,眼中閃過一道精光:“終於來了!”
他知道,一場新的血戰,即將拉開帷幕。而在這場血戰的背後,還有來自內部的暗流,隨時可能將他吞噬。
遼軍的反撲,比預想中來得更快,也更猛烈。耶律延禧傾全國之力,集結了十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向古北口進發。古北口,是長城的重要關隘,也是連接燕雲與遼國腹地的關鍵通道。
“陛下,遼軍來勢洶洶,古北口防線壓力巨大!”嶽飛在軍議中彙報,“遼軍騎兵精銳,又配備了大量攻城器械,末將擔心……”
趙佶的臉色有些蒼白,他看向陳森:“國師,可有良策?”
陳森沉著臉,指著沙盤上的古北口:“遼軍此次傾巢而出,必然是想一舉奪回燕雲。古北口乃咽喉要地,絕不可失!嶽將軍,你部精銳,務必死守古北口!”
“末將誓死守衛古北口!”嶽飛抱拳,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
“晁部長,你部可作為奇兵,在遼軍側翼進行襲擾。同時,要防備遼軍從其他方向迂回包抄。”陳森對晁蓋說。
晁蓋拍了拍胸脯:“國師放心,俺的板斧早就饑渴難耐了!”
陳森又看向劉延慶:“劉將軍,你東路軍可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支援古北口。同時,要嚴密監視遼軍的動向,防止他們聲東擊西。”
劉延慶躬身領命。
兵馬調動,戰鼓聲聲。古北口,這座古老的關隘,再次成為了戰爭的焦點。
喜歡穿越古代我的空間有軍火:請卸甲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我的空間有軍火: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