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傍晚,兩人正在堂屋說話,門外傳來一個溫和的聲音:“保正可在?”
“是吳學究來了!”晁蓋麵露喜色,起身相迎,“快請進!”
隻見一個中年文士緩步走了進來。此人身著青布長衫,麵容清瘦,頜下留著幾縷山羊胡,手中拿著一把羽扇,雖是鄉野村夫打扮,但眼神清亮,自有一股沉靜的書卷氣。正是本村的私塾先生,“智多星”吳用。
“學究今日得閒?”晁蓋熱情地拉著吳用坐下。
“剛散了學,聽聞保正這幾日有客來訪,特來拜會。”吳用目光轉向陳森,拱手道,“這位便是陳森兄弟吧?在下吳用,字學究,添為本村教書先生。”
陳森連忙起身還禮:“吳先生客氣了,在下陳森,一介遊民,叨擾保正多日,幸會幸會。”
他仔細打量著這位梁山泊的首席軍師,果然如傳說中一般,貌不驚人,但那雙眼睛仿佛能洞察人心,深邃而平靜。
晁蓋笑著介紹:“陳兄弟,這位吳學究可是俺們的智囊!彆看他是個文弱書生,肚子裡裝的學問,比誰都多!俺們村裡,但凡遇到什麼難事,都得請他拿主意。”
吳用微笑著搖了搖羽扇:“保正謬讚了。不過是讀了幾本書,識得幾個字,哪裡比得上保正的拳腳功夫和義氣。”
三人重新落座,晁蓋又讓小玲添了酒菜。席間,晁蓋將陳森帶來的奇特酒食又吹噓了一番,吳用隻是含笑聽著,偶爾點頭,並未多言。
陳森嘗試著與吳用交談,發現他果然話語不多,但每一句都恰到好處,要麼點明要害,要麼引人深思。
比如,當陳森再次談及天下大勢,痛陳朝政腐敗時,吳用隻是輕輕呷了口酒,待陳森說完,才緩緩開口:
“時局如此,非一人之力可挽。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積怨日深,必有變數。”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種篤定的意味。
又比如,當晁蓋抱怨官府對東溪村的賦稅又加重了幾分時,吳用沉吟片刻,說道:
“保正平日周濟鄉鄰,已是仁至義儘。然苛政猛於虎,若一味退讓,恐難以為繼。當思變通之法,共向上言,或另尋他路,以避其鋒。”
他並未給出具體方案,卻指明了幾個方向,將選擇權留給了晁蓋。
陳森在一旁聽著,心中暗暗佩服。這吳用果然名不虛傳,看問題透徹,說話滴水不漏,既點醒了晁蓋,又不過分顯露自己的鋒芒。
與晁蓋的豪勇剛猛不同,吳用代表的是另一種力量——智慧。
吳用對陳森似乎也頗感興趣,看似隨意的幾句問話,卻將陳森的來曆、見聞、誌向都摸了個大概。
陳森打起十二分精神應對,儘量表現得坦誠而有見地,卻又隱藏了自己最大的秘密。
一頓飯下來,陳森感覺和吳用交談,比跟晁蓋練一天武還累。
但同時,他也感到興奮,能與這位傳說中的“智多星”麵對麵交流,本身就是一件極有價值的事情。
吳用臨走時,對晁蓋說道:“保正,我看陳兄弟氣宇不凡,見識亦廣,非池中之物。縣衙的宋押司,皆是重情重義之人。保正何不引薦陳兄弟與他們相識?多個朋友多條路,日後或可互相照應。”
晁蓋一拍腦袋:“哎呀!你看我這記性!學究說得對!明日,明日俺就帶陳森兄弟去縣城走一趟!”
陳森心中一動,宋江這個名字,終於要從傳說變成現實了。他朝著吳用投去感激的一瞥,吳用隻是微微點頭,輕搖羽扇,轉身踱步而去,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陳森知道,吳用這番話,看似隨意,實則是在為他鋪路,也是在試探他的反應。
這位智多星,顯然已經看出了他並非尋常遊曆之人。而接下來的縣城之行,將是他接觸梁山核心圈子的又一重要步驟。
次日一早,晁蓋便精神抖擻地帶著陳森,前往鄆城縣城而去。兩人皆是步行,晁蓋步履矯健,陳森經過這幾日的鍛煉,體力也增強不少,倒也能跟得上。
一路之上,晁蓋興致勃勃地介紹著鄆城縣的風土人情。這鄆城縣雖比不上東京汴梁繁華,卻也是個水陸通衢的重鎮,南來北往的客商不少,市麵頗為熱鬨。
進了縣城,果然比東溪村繁華許多。街道兩旁店鋪林立,酒肆、茶館、當鋪、布莊,各色招牌幌子迎風招展。行人往來如織,吆喝叫賣之聲不絕於耳。
陳森看著這幅頗具《清明上河圖》風韻的景象,心中感慨萬千。這便是北宋末年的市井生活,充滿了活力,卻也暗藏著危機。
晁蓋在鄆城縣地麵上顯然是名人,不少人都認得他,紛紛抱拳打招呼:“晁保正來了!”“保正好!”晁蓋也一一拱手回禮,顯得頗有威望。
晁蓋領著陳森,熟門熟路地穿過幾條街巷,最終停在一座頗為氣派的衙門前。
黑漆大門,門前兩尊石獅子威風凜凜,幾個穿著號服的衙役拄著水火棍,懶洋洋地靠在牆根下,偶爾掃視過往行人。
“這便是鄆城縣衙了。”晁蓋低聲對陳森說,臉上帶著幾分熟稔,“宋押司就在裡麵當值。”
他上前一步,對著一個看似領頭的衙役拱了拱手:“這位大哥,麻煩通稟一聲,東溪村晁蓋求見宋押司。”
那衙役原本有些懶散,一聽是晁蓋,立馬站直了身子,臉上堆起笑:“原來是晁保正!失敬失敬!您稍等,我這就去稟報。”說著,一溜煙跑進了衙門深處。
陳森站在一旁,默默觀察著。這縣衙雖比不上後世影視劇裡那般森嚴,但也自有一股官府的威嚴氣象。
來往辦事的吏員腳步匆匆,臉上多帶著幾分謹慎和恭敬。他能感覺到,晁蓋在這裡確實有幾分麵子,一個鄉下保正能讓衙役如此客氣,足見其平日為人。
不多時,那衙役小跑著回來,身後跟著一個身材不高,麵色微黑,留著一部短須的中年文士。這文士穿著一身青色吏袍,步履沉穩,臉上帶著溫和的笑容,正是那傳說中的“及時雨”宋江。
喜歡穿越古代我的空間有軍火:請卸甲請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我的空間有軍火:請卸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