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金色的餘暉灑滿汴梁城。萬花樓內華燈初上,絲竹之聲隱隱傳來,香風陣陣,人影憧憧。一場備受矚目的文會,即將拉開帷幕。
李師師親自來到陳森房前,輕輕叩門。
“公子,賓客已陸續到了,該準備入席了。”
陳森放下筆,站起身,整了整衣衫。他看著鏡中映出的自己,眼神銳利而明亮,嘴角噙著一抹自信的微笑。
“走吧,師師。”他開口,聲音平靜,卻帶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今晚,便讓這東京城,聽一聽我的聲音。”
萬花樓大廳燈火輝煌,絲竹悅耳,早已是賓客雲集,談笑風生。
李師師引著陳森步入廳中,原本喧鬨的氣氛霎時一靜,無數道目光齊刷刷投了過來,帶著審視,帶著好奇。
這些目光的主人,非富即貴,皆是汴梁城中有頭有臉的人物。
“讓各位久等了。”李師師清脆的聲音如同珠落玉盤,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她微微側身,將陳森引至眾人麵前,語笑嫣然地介紹道:“這位便是昨日在城牆之上高歌一曲,引得滿城轟動的百變書生,陳森陳公子。”
話音剛落,廳內便響起一陣低低的驚呼和議論聲,不少人起身,朝著陳森拱手致意,目光中充滿了探尋和好奇。陳森不卑不亢,麵帶微笑,一一拱手還禮。
李師師繼續為陳森引薦:“這位,是越王殿下。”她指向一位氣度雍容的中年男子,男子含笑點頭,目光溫和。
“這位是趙楷皇子,太子殿下胞弟,亦是今科進士頭名。”一位年輕俊朗的公子起身,朝陳森微微頷首,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
李師師又指向幾位衣著華貴,氣勢不凡的人物,一一介紹道:“這兩位是太師蔡京之子,蔡攸蔡官人與蔡絛公子。”蔡攸舉杯示意,神情倨傲,蔡絛則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陳森。
“這位是李綱李大人。”李綱神色嚴肅,隻微微點頭。“這位是大晟府周邦彥周大人。”周邦彥舉止儒雅,麵帶微笑。
陳森依著李師師的介紹,逐一上前,執禮甚恭,應對得體。這一圈下來,幾乎將當朝有一定分量的文臣武將、皇親國戚都認了個大概。
一番見禮寒暄過後,氣氛再次熱絡起來。有人按捺不住好奇,高聲道:“昨日有幸於城牆下聆聽陳公子高歌,真乃天籟之音,繞梁三日!”
今日聽師師姑娘說,公子不僅精通音律,更是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不知可否讓我等開開眼界,一睹公子文采風流?”
此言一出,立刻引來一片附和之聲。
“是極是極!陳公子,務必讓我等見識一番!”
“我等洗耳恭聽!”
“請公子賜教!”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陳森身上,充滿了期待。李師師也適時地看向陳森,眼中帶著鼓勵和信任。
陳森環視一周,感受到這些或好奇、或期待、或審視、或帶著一絲挑釁的目光,他心中那股豪情再次被點燃。
他朗聲笑道:“諸位謬讚了,盛情難卻,既蒙諸位不棄,那陳某便獻醜了。”
他略一沉吟,仿佛在醞釀詞句,實則是在腦海中快速篩選著合適的詩篇。片刻之後,他抬起頭,目光清亮,開口吟誦趙翼的詩: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此句一出,滿堂頓時一靜。李白杜甫,乃是詩中聖賢,他們的詩篇更是千古傳誦的經典,這陳森開口第一句,竟說“不新鮮”?
好大的口氣!不少人皺起了眉頭,覺得此人未免太過狂妄。連那蔡絛嘴角都撇起一絲不屑。
然而,陳森並未停頓,繼續朗聲道: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最後兩句如黃鐘大呂,擲地有聲,將在場所有人都震住了!
靜默之後,是更為猛烈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