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大哥,還有什麼?快,快拿出來讓小弟瞧瞧!究竟是何等神異之物,竟能讓大哥這般自信,我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
他此刻完全忘記了方才的沉思,隻剩下純粹的好奇。
陳森看著他這副模樣,心中暗笑。他搖了搖頭,故作神秘地賣了個關子:
“莫急莫急,凡事自有其時。待時機成熟,自然會讓你親身體驗,絕不讓你失望。”
“好啊好啊!”嶽飛連連點頭,生怕陳森反悔似的,忙道:“大哥可不能失言,鵬舉可記下了!”
“那是自然,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陳森笑著應承,隨即話鋒一轉,收斂了笑容,眼神變得認真起來,
“對了,鵬舉,有件事,我正想與你商議。”
嶽飛見他神色鄭重,也收斂了好奇心,正襟危坐:“大哥但說無妨。”
陳森目光落在嶽飛身上,帶著幾分審視與期許:“鵬舉,你如今已是十五歲少年,明年便將成年。你可曾想過,今何有何打算?”
嶽飛聞言,眼神瞬間變得堅定,方才的稚氣與好奇儘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沉穩與激昂。他挺直了脊背,拱手道:
“大哥,小弟自幼便知,男兒立世,當有為國為民之心。讀書習武,皆為報效朝廷,驅逐胡虜,還我河山!胸中唯有‘精忠報國’四字,彆無他求!”
他的聲音不大,卻字字鏗鏘,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信念。
陳森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要的便是嶽飛這份赤誠與抱負。
他知道,這少年心中的火焰,比任何神物都要熾熱,也更有價值。
“好!說得好!”陳森拍案而起,讚道:“有誌者事竟成,鵬舉此誌,足可感天動地!我正有件事,想與你商議。”
他頓了頓,語氣變得沉重而嚴肅,目光掃過窗外,仿佛能穿透層層宮牆,看到遠方的狼煙:
“如今大宋邊境不寧,北方金人虎視眈眈,蠢蠢欲動;南方方臘亦聚眾作亂,民不聊生。
我大宋,內憂外患,正值風雨飄搖之際!”
陳森重新坐下,目光灼灼地望向嶽飛,一字一句,擲地有聲:
“官家要我,率兵出征,北逐胡虜,南平叛亂,還天下一個朗朗乾坤!鵬舉,你胸懷報國之誌,可願隨我一同前往,沙場曆練,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嶽飛聞言,心頭巨震。他原以為陳森隻是讓他來觀禮,或是在駙馬府謀個差事,卻沒想到,陳森竟是要率兵出征,而且是讓他一同前往!這簡直是他夢寐以求的事情!
“小弟……小弟求之不得!”嶽飛激動得聲音都有些顫抖,他猛地站起身,拱手抱拳,重重地說道,“小弟願隨大哥南征北戰,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陳森滿意地笑了。他知道,嶽飛是一把尚未開鋒的利劍,而他,便是那個能將其磨礪得鋒芒畢露的人。
“很好!”陳森起身,走到嶽飛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先在府中住下,熟悉一下環境。婚宴之後,我們便要開始籌備了。
屆時,你便是我軍中一員,隨我一同,為大宋開疆拓土,揚我華夏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