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遠處突然傳來震天的鼓聲。
“援軍!是援軍!”
宋軍將士們精神一振,他們看到,趙佶的龍旗,以及陳森的“柱國公”大旗,正向古北口急速而來。
趙佶和陳森抵達古北口,看到城牆上的慘烈景象,趙佶臉色鐵青。
“國師,現在該如何是好?”趙佶焦急地問。
陳森沒有說話,他從馬背上取下幾枚“震天雷”,親手點燃,然後猛地扔向城牆下正在攀爬的遼軍。
“轟!轟!”
劇烈的爆炸聲響起,將遼軍炸得血肉橫飛。遼軍攻勢為之一頓。
“嶽將軍!穩住陣腳!援軍已到!”陳森的聲音,如同定海神針,瞬間讓宋軍將士們士氣大振。
他隨即命令隨行的禁軍投入戰鬥,並親自指揮士兵,將更多的“震天雷”投擲到遼軍密集處。
宋軍的援軍如同猛虎下山,從後方殺入戰場。
遼軍本就疲憊不堪,又被“震天雷”的爆炸聲震懾,陣型再次混亂。
“撤!撤退!”遼軍主帥耶律延禧驚恐地發現,宋軍的“妖術”再次出現,而且威力比上次更強。他不得不下令撤退。
古北口之戰,宋軍再次取得了勝利。雖然傷亡慘重,但他們成功地守住了古北口,粉碎了遼軍的反撲。
戰後,趙佶看著滿目瘡痍的古北口,又看了看身旁的陳森,眼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他知道,自己差點被童貫蒙蔽,鑄成大錯。
“國師,朕……朕錯怪你了。”趙佶的聲音有些沙啞,“朕向你道歉。”
陳森看著趙佶,沒有說話。他知道,信任的裂痕已經出現,要彌補,還需要時間。
然而,他更清楚,這場戰爭,遠未結束。遼國的威脅仍在,而來自內部的暗流,也從未停止。
他必須更加小心,更加強大,才能守護住這個他傾儘心血的王朝。
古北口一戰,宋軍再次挫敗遼軍的反撲,鞏固了燕雲十六州的防線。
然而,這場勝利並沒有讓陳森感到輕鬆。他知道,遼國雖然元氣大傷,但其背後的潛在威脅——金國,已經開始崛起。
而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來自朝廷內部的暗流。
童貫的誣陷雖然暫時被壓製,但他知道,這隻是暫時的。
童貫絕不會善罷甘休,他一定會尋找新的機會來扳倒自己。
“國師,陛下今日下旨,命您主持燕雲十六州的重建事宜。”嶽飛在戰後向陳森彙報,
“同時,陛下還下旨,命童貫主管京城防務,並負責京畿地區的糧草調運。”
陳森聞言,眉毛微不可察地挑了挑。
趙佶將自己留在燕雲,遠離京城權力中心,而將京城防務和糧草大權交給童貫,這顯然是一種平衡之術,也是對自己的敲打。
“陛下這是在防備我啊。”陳森心中暗道。他知道,趙佶雖然嘴上道歉,但對於“謀反”的疑慮,並未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