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忌憚我的軍權,那我就從文人墨客最不屑的‘小道消息’入手。”他唇角勾起一絲冷笑,那笑容裡,帶著對愚昧的嘲諷,對現狀的不屑。
“誰能想到,一張薄薄的紙,能成為顛覆王朝的利器?”他想到現代社會媒體那翻雲覆雨的力量,心中湧起一股澎湃的激情。
輿論,才是最無形的刀,最鋒利的劍。
它能殺人於無形,也能聚攏人心,更能悄無聲息地改變一個時代的思想。
他深吸一口氣,胸膛劇烈起伏。
他要的,不是簡單的複仇,而是徹底的變革。
他突然停筆,拿起一張空白的紙,在上麵迅速畫了一個簡陋的全國地圖。
線條粗糙,卻準確地勾勒出大宋的輪廓。
然後,他用筆在地圖上點出幾個關鍵城市,每一個點,都帶著一種沉重的分量。
汴京、洛陽、臨安、揚州、成都、廣州……
這每一個點,都將是未來情報網絡和保安團的基石,是他未來布局天下的重要棋子。
他要建立一個龐大的信息網絡,將整個大宋的脈絡都掌控在手中。
然而,如何招募人手?在趙佶的眼皮子底下,悄無聲息地建立起這樣一支龐大的力量?
如何避免引起朝廷的注意?這才是最大的難題。
他的手指,在地圖上那些點上輕輕摩挲著,眼中閃過一絲凝重。
這每一步,都必須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稍有不慎,便會萬劫不複。
但他絕不會退縮。
這天下,他勢在必得。
書房內,燭火依舊搖曳,將陳森的影子拉得修長而扭曲。
他沒有再伏案疾書,而是起身,在狹小的空間內踱步,步履緩慢而沉重。
他的腦海中,如同放映著一幅幅畫麵,那是《大宋時報》的版麵構想。
他拿起一張空白的紙,平鋪在案上,然後拿起一支毛筆,嘗試著在上麵畫出標題、插圖、正文的區塊。
毛筆在紙上勾勒,墨跡暈染,卻總覺得少了些什麼。
他眉頭緊鎖,眼神中帶著一絲焦躁。
他畫出的版麵,雖然比這個時代的竹簡帛書要規整,但與他腦海中現代報紙那種直觀和衝擊力,相去甚遠。
線條不夠硬朗,區塊不夠分明,文字顯得過於密集,缺乏重點。
“光有內容還不夠,形式同樣重要。”他自言自語,聲音中帶著一絲不甘。
在這個時代,人們習慣了卷軸式的閱讀,習慣了詩詞歌賦的雅致。
但他的報紙,要的是效率,是速度,是讓信息以最快的速度,衝擊到讀者的視覺和思想。
“如何讓識字不多的人也能快速獲取信息?”他停下腳步,猛地握緊了拳頭。
這個問題,是他必須解決的核心。
“插圖!圖文並茂,這是現代媒體的精髓!”他眼中閃過一道亮光,如同在黑暗中找到了方向。
通過生動形象的插圖,即使是不識字的人,也能通過畫麵大致了解新聞內容。
這不僅能擴大受眾群體,更能增加報紙的吸引力。
他再次拿起毛筆,在紙上嘗試著畫出一些簡單的線條,試圖勾勒出人物的動作,事件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