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喊道:“參謀長,去把陸飛喊來……我們一起去一趟102兵工廠!”
“好咧!”
隨後,司令,趙天明,以及空軍唯一的“王牌”飛行員陸飛等一行人風風火火的趕往了102兵工廠。
負責試飛的是眾多飛行員當中飛行時間最長的,所以被稱為“王牌飛行員”:陸飛。
……
沈陽國際飯店。
202房間。
此時,米高揚和國防部部長朱可夫通電話。
“部長,鈦合金對米格19戰鬥機太重要了,而且,我們正在研究導彈……它需要鈦合金。”
“難道,我們就不能自已研究嗎?”
“當然可以,不過,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我們可以等,可鷹醬會等我們嗎?”
“現在有現成的,我們的研究進度或許就”
“部長,你有在聽嗎?”
此刻,朱可夫陷入了沉思。
目前,毛熊在導彈研製方麵正處於從仿製到自主研發的過渡階段。
在二戰後毛熊繳獲了日耳曼v2導彈,並利用相關技術和俘虜的日耳曼導彈工程師開展導彈研製工作。
在1948年9月,首款蘇製導彈r1型彈道導彈研製成功。
道了1950年,科羅廖夫設計局在r1的基礎上重新設計導彈,為後來飛毛腿係列導彈的研製奠定了基礎。
此時雖未研製出飛毛腿導彈,但已明確了發展方向,開展了相關科研工作。
1950年12月4日,毛熊部長會議發布決議,科羅廖夫領導的第一特種設計局負責代號為h2的科學研究工作。
重點研製用於打擊指揮所、機場等目標的導彈武器係統,飛毛腿導彈正是誕生於此項工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然,那都是後話了。
而目前,毛熊在研製導彈方麵遇到的瓶頸就是導彈原材料的問題。
導彈速度越快,越考驗導彈表麵的防高溫材料。
而目前,毛熊並沒有掌握這項技術。
想到這,朱可夫不由變得十分著急。
因為此時的鷹醬在導彈方麵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毛熊不能卡在鈦合金材料上麵。
鷹醬在二戰結束後,積極的開展導彈研究。
1945年12月,北美航空公司技術研究實驗室響應軍方需求,提交了繼續日耳曼導彈研究的提案。x770項目,研發射程175至500英裡的地對地導彈。
1947年7月,項目增加了射程1500英裡的超音速衝壓發動機內容。
到1950年,鷹醬的空軍已經開始考慮從b36轟炸機上發射納瓦霍導彈,雖該想法次年被放棄。
但同年9月空軍確定了納瓦霍導彈計劃,打算先設計、建造和測試渦輪噴氣試驗載具。
再研製射程3600英裡的過渡型導彈,最終打造射程5500英裡的作戰武器。
所以,從導彈的發展上來看,鷹醬已經算是遙遙領先了。
想到這,朱可夫艱難的決定道:“豁出去了,國防部同意你的提議。”
“謝謝部長!”
掛了電話之後,米高揚臉上洋溢出了笑容:“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林天。”
……
與此同時。
空軍司令也抵達了102兵工廠……
……
喜歡重回1950:我為國家造核彈!請大家收藏:()重回1950:我為國家造核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