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棒子會向我們求助嗎?
沒有北棒子的求助,龍國就沒有不是‘正義之師’。
總司令:“我看,以北棒子的抗擊能力不出一個月,大半個半島將會落入鷹醬之手。”
“沒錯,以鷹醬的進攻速度,北棒子撐不了多久。”
“到時候,他一定會向我們求援的!”
“我看未必,他或許會求助毛熊……”有人持不同意見。
“我同意,毛熊已經在金日乘的身上付出了這麼多,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後撤。”
毛熊在半島戰爭初期向北棒子提供了大量軍事裝備,主要包括戰鬥機、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
比如米格15戰鬥機就有180架,包含110架直接交付半島空軍,成為北棒子軍在1950年6月南下時的主要製空力量。
而援助龍國呢?
彆說給了,空中支援都十分少。
還有伊爾28轟炸機、圖2運輸機,就約數百架,用於對美軍運輸船隊實施空中打擊和物資運輸。
光是t3485中型坦克就有700輛,顯著提升了北棒子陸軍的裝甲突擊能力。
要是給龍國一半……也不至於這麼慘。
還有su76100自行火炮約350輛,替代了北棒子原有的老舊火炮裝備。
而龍國一個都沒有,就在後期援助了一些喀秋莎火箭炮。
122毫米榴彈炮、152毫米加農炮也有數千門,主要用於戰場壓製和反坦克作戰。
高射炮約1,300門,配合雷達構建中低空防空網。
而龍國呢?
後勤補給線被突成什麼樣子了?
沒見毛熊“上心”過?
此外,毛熊還提供了數千門迫擊炮、莫辛納甘步槍、波波沙衝鋒槍等輕武器,以及配套的軍事顧問和維修支持。
這些裝備直接推動了北棒子在戰爭初期的戰略優勢。
由此可見,龍國跟毛熊要的援助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哪怕要點空中支援都費勁,一推再推。
誰是後娘養的,一目了然。
“投入這麼大,毛熊不可能會在這個關鍵的時候撤退。”
“難道毛熊就這麼認輸了?”
“這可不是毛熊的性格。”
眾人開始爭論不休。
老人看向林天:“你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
林天思索片刻,說道:“我人為金日乘會向我們求助,核心原因可以從三個方麵理解。”
“說通俗點就是‘遠水近火’、‘實際需要’和‘關係基礎’。”
此話一出,所有人都被林天的另類觀點給吸引了。
一個個豎起耳朵。
願聞其詳。
林天:“首先是地理上的‘近’,能最快幫忙。”
毛熊和北棒子隔了蒙國、龍國東北,距離遠,軍隊調動、物資運輸都慢。
而龍國和北棒子直接接壤,東北邊境到北棒子前線就幾百公裡,部隊能很快過江,物資也能快速送到。
相當於“鄰居能立馬搭把手,遠親得等好幾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