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研究院就是專門為研究核彈而成立的一個部門。
老人語重心長的說道:“林天,部門剛剛成立,你需要什麼人才,都可以直接從全國調配……”
“各部門必須全力配合!”
“需要什麼人,你打一個電話就行……”
“謝首長的支持……林天定當不顧你的期盼!”
“我相信你……”老人拍了拍林天的肩膀:“去吧!”
“是,首長!”
林天應了一聲,便轉身離開。
首長和總司令看著林天的背影,不禁好奇的問道。
“你說,林天真的能造出核彈嗎?”
“毛熊用了四年,鷹醬用了3年……”
毛熊是從1945年8月啟動核計劃至1949年8月成功試爆第一顆原子彈,共耗時4年。
鷹醬從1942年6月正式啟動“曼哈頓計劃”到1945年7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曆時約3年。
但實際上是六年因為中間停滯了一段時間)。
“你說我們要用多久才能造出核彈?”
眾人看向老人,後者思索片刻後,說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們應該相信林天的能力。”
“他會給我們驚喜的……”
……
林天回到沈陽後,並沒有直接著手研製核彈,而是去了一趟哈藥六廠。
“廠子,你來了?”肖莉上前詢問:“我正想找你呢!”
“青黴素產量已經進入了正軌,月產量875億個單位。”
這個產量不算高。
畢竟,1944年6月,鷹醬青黴素的產量就曆史性的達到了1175.27億個單位。
和鷹醬相比還是差遠了。
不過,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如此高的產量。
肖莉功不可沒。
“接下來,哈藥六廠的工作任務是什麼?”肖莉請示道。
林天:“我今天來,就是想和你聊這個事……根據目前半島的形式,我們和美聯合軍這一戰必不可免。”
“為了解決戰士們後顧之憂,我們不光要生產青黴素,還需生產麻醉劑、紗布、急救包、止血帶、衛生盒、防護盒。”
“把一些關鍵士兵所需裝備整理成一個單兵衛生裝備包。”
一個小小的急救包,在關鍵的時候可以換回一條命。
讓每個誌願軍戰士都攜帶一個。
以防萬一可以自救。
我軍醫療條件有限,戰場上士兵很多時候都隻能靠自己。
而急救包與止血帶,也就是三角巾型急救包,包含三角巾、大敷料墊、小敷料墊及白紗帶,用於創傷包紮。
繃帶式急救包含繃帶、大敷料墊及小敷料墊。
采用橡膠或橡膠複合材料製成,具備快速止血功能。
肖莉:“急救包問題不大,但這麻醉劑怕是有些麻煩。”
生產麻醉劑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得先找能產生麻醉效果的基礎材料,
比如從植物裡提取的成分,或用化學原料。
再通過專業化學反應,把這些材料變成麻醉劑的“核心有效成分”,就像按配方把食材做成“半成品調料”。
不過,剛合成的成分裡可能有雜質,得用專門技術過濾、提純,確保安全。
接著按標準加入其他輔助材料,比如讓藥效更穩定的成分。
做成醫生能用的形態。
比如打針用的液體、吸入用的氣體,或局部塗抹的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