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部長足足看了十幾分鐘,才戀戀不舍地放下圖紙,看向沈良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件稀世珍寶。
“小沈同誌,你這設計圖,是自己畫的?”
沈良心中一凜,知道自己這憑空出現的“金手指”,很容易引起懷疑。
他故作鎮定地答道:“報告首長,是我自己畫的。我從小就喜歡琢磨機械,工作後也一直在研究煉鋼工藝,最近剛好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他故意說得含糊其辭,給自己留下了足夠的回旋餘地。
王部長顯然對他的回答不甚滿意,追問道:“哦?你都沒有上過大學,就能設計出這麼精妙的設備?說吧,是不是從哪本書上看到的?”
沈良心中叫苦不迭,這年頭可沒有網絡,想編個理由都難。
他眼珠一轉,計上心來,“首長,我……我這是受了夢中高人指點!”
“夢中高人?”
王部長和李建國麵麵相覷,顯然都被這離譜的回答給驚到了。
沈良硬著頭皮繼續胡謅:“真的,首長,我前幾天做夢,夢到一位白胡子老爺爺,他給了我幾張圖紙,還詳細講解了設計思路,我醒來後,憑著記憶把圖紙畫了出來,沒想到……”
王部長哭笑不得,這小夥子,編瞎話都不編個靠譜點的。
他剛想開口戳穿沈良的謊言,卻被一旁的李建國攔住了。
李建國湊到王部長耳邊,低聲說道:“老王,我看這小夥子不像是在說謊,說不定真是個天才!再說,連鑄機這事關重大,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王部長沉吟片刻,覺得李建國的話也不無道理。
他重新打量了沈良一番,這小夥子雖然年紀輕輕,但眼神清澈,不像是那種油嘴滑舌之輩。
“好吧,就算你說的是真的,那你能保證,你這連鑄機真的能造出來嗎?”王部長決定再給沈良一次機會。
“能!隻要給我機會,我一定能造出來!”
沈良語氣堅定,他知道,這不僅僅是證明自己的機會,更是改變國家命運的機會!
王部長點點頭,對沈良說道:“好!我給你這個機會!我會向上級申請,成立專門的項目組,由你來擔任總設計師,全權負責連鑄機的研發工作!”
沈良激動萬分,他知道,自己的人生即將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謝謝首長!我一定不負您的期望!”
沈良立正敬禮,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接下來的幾天,沈良被安排住進了軍區招待所。
王部長派人送來了各種資料和圖紙,讓他熟悉國內鋼鐵行業的現狀。
沈良這才意識到,自己腦海中的那些先進技術,在這個時代是多麼的寶貴。
“看來,我得抓緊時間了!”
沈良暗下決心,他要讓中國的鋼鐵巨龍,早日騰飛!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沈良想象的那麼順利。
幾天後,王部長一臉愁容地來到了招待所。
“小沈啊,我向上級彙報了你的情況,但是……”
王部長欲言又止,臉上滿是為難之色。
沈良心中一沉,一股不好的預感湧上心頭。
“首長,是不是我的設計方案被否決了?”
王部長歎了口氣道:“那倒不是,你的設計方案得到了專家組的高度評價,他們都認為你的設想很有創意,如果能夠實現,將極大地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
沈良聞言,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那……”
“但是。”
王部長搓著手,滿臉的無奈像抹了層豬油似的,油光鋥亮。
“小沈啊,這……上麵那些老家夥們,思想僵化,覺得你一個廠裡的技術員,沒個響亮的頭銜,怎麼能擔此重任……”
沈良心裡暗罵一聲“老頑固”,臉上卻不動聲色,反而露出一抹“理解”的苦笑。
“首長,我明白,這畢竟是國家大事,謹慎些也是應該的。”
王部長一聽,更覺得這小夥子懂事,心裡也更過意不去。
“唉,可惜了你這份天縱奇才啊!要是擱在國外,你這樣的早就被奉為座上賓了!”
沈良心中冷笑,奉為座上賓?老子是要把他們踩在腳下!嘴上卻謙虛道:“首長過獎了,我就是運氣好,做了個夢而已。”
王部長歎了口氣說道:“現在專家組那邊也吵翻了,一部分人支持你,一部分人反對,僵持不下啊!”
沈良眼珠一轉,計上心來。
“首長,要不這樣,讓他們出題考我!如果我能答上來,就證明我有這個能力,怎麼樣?”
王部長眼睛一亮,“這倒是個好主意!行,我這就去安排!”
說完,風風火火地走了。
沈良看著王部長的背影,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考我?老子腦子裡裝的可是未來幾十年的科技精華,還怕你們這些老古董?
三天後,專家組會議室裡,氣氛凝重。
來自全國各地的冶金專家齊聚一堂,目光灼灼地盯著沈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小沈同誌,我們今天請你來,是想對你進行一次考核。”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沉聲說道:“如果你能通過考核,我們就同意你擔任連鑄機項目的總設計師。”
沈良點點頭,神色平靜。“請出題。”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專家們輪番上陣,從煉鋼原理到設備構造,從材料學到自動化控製,幾乎涵蓋了冶金領域的方方麵麵。
這些問題,對現在的沈良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他對答如流,甚至還能指出一些教材上的錯誤,引得專家們頻頻點頭。
最後,一位老專家提出了一個刁鑽的問題:“小沈同誌,你認為,未來十年,我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方向是什麼?”
沈良微微一笑,侃侃而談:“未來十年,我國鋼鐵工業將朝著大型化、連續化、自動化和高效化的方向發展。具體來說,就是要大力發展連鑄連軋技術,提高生產效率;要引進和吸收國外先進技術,提升產品質量;要加強自主研發,掌握核心技術……”
沈良足足講了半個小時,將未來鋼鐵工業的發展趨勢描繪得淋漓儘致。
專家們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看到了未來鋼鐵巨龍騰飛的壯麗景象。
考核結束後,專家組一致同意沈良擔任連鑄機項目的總設計師。
消息傳出後,廠裡炸開了鍋。那些曾經質疑沈良的人,紛紛閉上了嘴巴,看向他的眼神充滿了敬畏。
項目組成立後,沈良立刻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他根據腦海中的記憶,重新設計了連鑄機的圖紙,並提出了許多改進方案。這些方案,在當時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但卻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認可。
然而,新的挑戰接踵而至。由於國內技術水平落後,很多關鍵部件都無法生產。
沈良不得不帶著團隊四處奔波,尋找能夠加工這些部件的工廠。
有一次,他們來到一家位於偏遠山區的機械廠。
廠長是一位身材魁梧,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男人,名叫趙大勇。
趙大勇看著沈良帶來的圖紙,眉頭緊鎖。
“小沈同誌,你這圖紙上的東西,我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啊!你確定這玩意兒能造出來?”
沈良笑了笑道:“趙廠長,我知道這很難,但我們必須試一試!如果我們不嘗試,就永遠無法突破技術封鎖!”
趙大勇被沈良的激情所感染,他猛地一拍桌子。
“好!小沈同誌,我就跟你賭一把!就算砸鍋賣鐵,我也要把這東西給你造出來!”
接下來的幾個月,沈良和趙大勇帶領團隊夜以繼日地奮戰在生產一線。
他們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將連鑄機的關鍵部件製造出來。
就在連鑄機即將組裝完成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難題出現了……
沈良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翻湧的焦躁,指著圖紙上複雜的結構圖,對趙大勇解釋道:“趙廠長,你看,問題就出在這裡。這根傳動軸的精度要求極高,誤差不能超過0.1毫米,否則整個連鑄機就無法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