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情況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嚴重。”沈良沉聲道,“張廠長,我建議立即停爐檢修。同時,也請您考慮一下我剛才的提議。”
張廠長咬了咬牙,重重地點了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老劉,你立即組織人手,準備停爐。小沈,你跟我來辦公室,我要聽聽你那個連鑄的具體想法。”
看著兩人離去的背影,老劉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他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真的老了,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辦公室裡,沈良將自己的想法詳細地向張廠長闡述。他提出利用現有的設備,結合一些簡單的改造,就能實現初步的連鑄。雖然效率可能不如國外的先進設備,但對於他們這樣的小廠來說,已經是一次質的飛躍。
張廠長聽得連連點頭,眼中的興奮之色越來越濃。
“小沈啊,”張廠長拍了拍沈良的肩膀,“你這個想法要是能成,那可真是咱們廠的一大福音啊!”
沈良微笑道:“張廠長,我覺得不僅僅是我們廠的福音。如果我們能成功,說不定能為整個中國的鋼鐵行業帶來一次技術革新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廠長愣了一下,隨即哈哈大笑:“好!有誌氣!那咱們就乾一票大的!”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被推開,老劉陰沉著臉走了進來。
“張廠長,不好意思打擾,”老劉的聲音有些發顫,“我剛剛查過了,這個連鑄技術,國外可是要幾千萬美元的投資。就咱們這個小廠,連個像樣的實驗室都沒有,怎麼可能搞得成?”
沈良轉過身,看著老劉那張寫滿擔憂的臉。他知道,這位老工程師不是在針對自己,而是真心為廠裡著想。
“老劉同誌說得對,”沈良不慌不忙地說,“國外的確投入了大量資金。但您想想,他們為什麼要投這麼多?還不是為了追求極致的自動化和產能。可我們現在要的是什麼?”
老劉一時語塞。張廠長也饒有興趣地看著沈良。
“我們要的是突破技術封鎖,實現自主創新。”沈良站起身,走到辦公室的黑板前,抓起一支粉筆,“您看,傳統的澆鑄方式是這樣的…”
他快速在黑板上畫出幾個簡圖,“而我們完全可以用最基礎的原理,土法上馬。比如這個模具,完全可以用我們自己的鋼材…”
老劉不由自主地湊近了黑板,眼睛死死盯著那些簡圖。三十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這個年輕人說的似乎真有幾分道理。
“等等,”老劉突然指著圖上的一處,“這裡如果用水冷卻,會不會…”
“對!”沈良眼前一亮,“老劉同誌果然經驗豐富。我正想說,這裡必須用循環水冷卻,否則模具會變形。”
張廠長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這兩個人,一個是廠裡最有經驗的老工程師,一個是剛來的毛頭小子,竟然就這麼熱火朝天地討論起來了。
“不過,”老劉的聲音又低沉下來,“就算理論上可行,實踐中的困難可就太多了。溫度控製、凝固速度、冷卻水係統…”
“這些都是技術問題,”沈良堅定地說,“我們可以一個個攻克。再說了,失敗了也就是浪費一些鋼材。可要是成功了呢?”
老劉沉默了。他想起自己年輕時的樣子,何嘗不是這樣敢想敢乾?隻是歲月流逝,讓他變得太過謹慎。
“張廠長,”老劉突然轉向張廠長,“要不…讓小沈試試?我可以給他打下手。”
張廠長眼睛一亮:“老劉,你這是開竅了啊!”
“哼,”老劉板著臉,“我就是想看看,這個年輕人到底有幾分真本事。要是他敢糟蹋了咱們的鋼材…”
沈良笑了:“老劉同誌,您就放心吧。不過在開始之前,我得先去趟資料室,查查咱們廠這些年的生產數據。”
“那還等什麼?”張廠長一拍桌子,“老劉,你帶小沈去資料室。對了,小沈,你要的材料我明天就批。”
看著兩人離開辦公室的背影,張廠長摸出一支煙,默默點燃。
他知道,一場改變整個鋼鐵廠命運的風暴,即將來臨。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