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見沈良心意已決,沉思了片刻,最終點點頭:“既然你堅持要去,那我陪你一起。這種時候,你一個人去太危險了。”
“不行。”沈良斷然拒絕,“你現在的身份太敏感,如果你也去了,他們會把這件事上升到國家層麵,到時候問題就更複雜了。”
老張急得直跺腳:“那總不能讓您一個人去虎穴吧?”
沈良走到窗前,望著外麵灰蒙蒙的天空,嘴角露出一絲冷笑:“誰說我是一個人去?”
就在這時,辦公室的門再次被推開,進來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年輕女人,穿著得體的職業裝,眼神銳利而自信。
“沈總,聽說公司遇到了麻煩?”來人正是沈良剛剛從德國挖來的首席法務官安娜·施密特,曾經在歐洲頂級律師事務所工作過十年,專門處理國際專利糾紛案件。
“安娜,你來得正好。”沈良轉過身,“美國那邊的訴訟,你怎麼看?”
安娜接過傳真仔細看了看,臉上露出一絲譏諷的笑容:“典型的專利流氓手段。這家叫做"創新科技聯盟"的公司,我有印象,他們專門靠收購過期專利和購買模糊專利來敲詐勒索。”
“既然是敲詐勒索,那我們就更不能示弱了。”沈良堅定地說道。
安娜點點頭:“我讚同沈總的判斷。如果我們在這個時候妥協,隻會助長他們的囂張氣焰。不過,要想在美國的法庭上獲勝,我們需要做充分的準備。”
“需要什麼,你儘管說。”
“首先,我們需要找到最好的律師團隊。其次,我們要準備好所有的技術資料和研發記錄,證明我們的技術是完全自主研發的。最後…”安娜停頓了一下,“我們需要有足夠的資金支撐這場官司。”
聽到最後一點,辦公室裡的氣氛又沉重了幾分。大家都知道,國際專利訴訟的費用是天文數字,少則幾千萬美元,多則上億美元。
“錢的問題不用擔心。”沈良淡然說道,“我們公司賬上還有足夠的資金。再說,這次如果我們贏了,那些訴訟費用都要由對方承擔。”
李建國忍不住問道:“老沈,你真的有把握?”
沈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走到辦公桌前,拿起一份技術資料:“老李,你看看這份資料。”
李建國接過資料,仔細看了幾頁,眼睛越來越亮:“這是…新一代的鋰電池技術?”
“沒錯。”沈良點點頭,“這是我們即將發布的新產品,能量密度比現在市麵上最好的電池高出30,而且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
安娜也湊過來看了看,驚訝地說道:“如果這個技術是真的,那將徹底改變整個新能源行業的格局。”
“正是因為如此,他們才會如此著急地要阻止我們。”沈良冷笑道,“他們知道,一旦我們的這項技術推向市場,他們現有的技術就會徹底過時。”
老張恍然大悟:“所以他們才會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來對付我們?”
“沒錯。”沈良將資料收起來,“但是他們算錯了一點,我沈良不是那種被人欺負了還要忍氣吞聲的人。既然他們要玩,那我就陪他們玩到底。”
安娜的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沈總,如果您真的決定要應戰,我建議我們采取主動出擊的策略。”
“怎麼說?”
“我們不僅要在法庭上證明自己的清白,還要反過來起訴他們惡意訴訟和商業詆毀。”安娜的聲音充滿了戰鬥的激情,“我在歐洲處理過類似的案件,這種策略往往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沈良讚賞地看了安娜一眼:“很好,這正是我想要的。既然他們要戰,那我們就給他們一場他們永遠不會忘記的戰爭。”
李建國看著沈良堅定的神情,心中也燃起了鬥誌:“老沈,雖然我不能陪你去美國,但是國內的事情你不用擔心,我會協調各個部門給你們提供支持。”
“謝謝老李。”沈良拍拍李建國的肩膀,“不過這次我們不僅要靠政府的支持,更要靠我們自己的實力。”
就在眾人商討對策的時候,沈良的手機又響了。這次是公司的技術總監打來的。
“沈總,我有一個好消息要告訴您。”電話裡傳來技術總監興奮的聲音,“我們的研發團隊剛剛在實驗室裡成功驗證了固態電池的關鍵技術,這意味著我們在下一代電池技術方麵又領先了對手至少五年。”
聽到這個消息,沈良的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很好,把所有的實驗數據都整理好,我們這次要讓全世界都看看,什麼叫做真正的技術創新。”
掛了電話,沈良轉向眾人:“現在大家還擔心我們沒有勝算嗎?”
安娜激動地說道:“有了這些技術作為底牌,我們不僅能夠在法庭上獲勝,還能夠徹底扭轉整個行業的競爭格局。”
“那我們什麼時候出發?”老張問道。
沈良看了看手表:“明天晚上的航班。時間拖得越久,對我們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