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陷入了短暫的死寂,隨即爆發出震耳欲聾的喧嘩聲。
記者們瘋狂地舉著手,閃光燈此起彼伏,所有人都想第一個提問。
“安靜!”沈良的聲音壓過了嘈雜聲,“我知道大家有很多疑問,但我隻回答三個問題。”
一個德國記者搶先開口:“沈先生,華夏重工何時開始研發超音速客機的?為什麼之前從未公布過這個項目?”
沈良淡淡一笑:“華夏重工的超音速客機項目啟動於三年前。我們之所以保密,是因為我們不希望像某些公司那樣,還沒有成果就大肆宣傳,炒作概念。我們更願意用事實說話。”
台下傳來一陣竊竊私語,不少人明白他這話是在暗指波音和空客近年來頻繁發布的概念機計劃。
一個英國記者緊接著問道:“您能透露這架原型機的具體性能參數嗎?”
“最大速度馬赫2.5,續航裡程8000公裡,載客量120人。”沈良報出的數字讓現場再次陷入震驚。
這個性能指標已經超越了當前所有的超音速客機項目,甚至比協和號還要先進。
最後一個問題來自一個日本記者:“沈先生,您如何證明這不是華夏重工的營銷噱頭?”
沈良的眼神瞬間變得銳利如刀。
“營銷噱頭?”他冷笑道,“48小時後,你們就能看到答案。到時候,歡迎全世界的媒體和航空專家來現場觀摩。我們會進行全程直播,讓所有質疑聲徹底閉嘴!”
說完,沈良轉身離開了講台,留下一群還想繼續提問的記者。
新聞發布會的視頻迅速在全球傳播,各大媒體都在頭版頭條報道了這一消息。
“華夏重工聲稱48小時後進行超音速客機飛行演示”
“中國航空工業的驚天豪賭”
“沈良:讓質疑聲徹底閉嘴”
與此同時,在航展的某個角落裡,幾個穿著西裝的外國人正在緊急開會。
“該死的!這個沈良比我們想象的更難對付!”一個金發碧眼的中年男子狠狠拍著桌子,“現在怎麼辦?”
“冷靜,馬克。”另一個戴著眼鏡的男子擺擺手,“他說要進行飛行演示,但誰知道是真是假?說不定就是在虛張聲勢。”
“可萬一是真的呢?”馬克焦急地說道,“如果華夏重工真的有超音速客機,那我們多年來的技術優勢就完全沒了!”
“不會的。”眼鏡男子推了推鏡框,“超音速客機的技術壁壘極高,涉及材料科學、發動機技術、空氣動力學等多個領域。即使是我們,也花了二十多年才勉強取得突破。中國怎麼可能在短短幾年內就…”
“彆忘了,這個沈良可不是普通人。”馬克打斷了他,“他從一個鋼鐵廠的技術員起家,一步步把華夏重工做到今天這個規模。我們已經在他手上吃過太多虧了!”
眼鏡男子沉默了幾秒鐘,然後說道:“那我們就想辦法阻止這次飛行演示。”
“怎麼阻止?”
“很簡單。”眼鏡男子的嘴角勾起一抹陰險的笑容,“聯係我們在法國航空管理局的朋友,以安全為由禁止華夏重工的飛行演示。畢竟,一架未經充分驗證的原型機在人口密集區飛行,確實存在安全隱患。”
馬克眼睛一亮:“好主意!這樣既能阻止他們,又顯得我們是為了公眾安全著想。”
“不過,我們也要做兩手準備。”眼鏡男子繼續說道,“萬一他們真的飛起來了,我們也要有應對措施。”
“什麼措施?”
“技術竊取。想辦法弄到他們的技術資料,然後…”
兩人相視一笑,心照不宣。
而此時的沈良,正在酒店房間裡緊張地協調著各項工作。
“海峰,國內那邊怎麼樣了?”
“沈總,技術團隊已經連夜趕工,新的展示部件預計明天下午就能到達巴黎。”
“好。小張,媒體那邊聯係得怎麼樣?”
“已經有三十多家國際媒體確認參加明天的飛行演示,包括n、bbc、法新社等主流媒體。”
“很好。”沈良點點頭,然後拿起電話,“喂,老劉嗎?是我,沈良。”
電話那頭傳來劉總工程師略顯疲憊的聲音:“沈總,您放心,我們的"鯤鵬"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明天的飛行演示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
“鯤鵬”是華夏重工超音速客機的代號,寓意著中國航空工業像傳說中的神鳥一樣,展翅高飛。
“老劉,我知道這次時間緊迫,給你們增加了很大壓力。”沈良的語氣帶著歉意,“但這次演示對我們太重要了,關係到華夏重工的生死存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