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轉向國內市場。”沈良毫不猶豫地回答,“中國這麼大,市場這麼廣闊,我們為什麼一定要看那些洋人的臉色?”
“可是國內的采購力…”
“采購力不夠,那我們就想辦法提高它。”沈良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筆畫了一個簡單的圖表,“大家看,這是我們目前的業務結構。國際業務占60,國內業務占40。如果國際業務受到衝擊,我們就把這個比例顛倒過來。”
“沈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財務部的老李搖頭,“國內的很多企業還在使用落後的設備,他們對我們的高端產品需求不大。”
“那我們就降低成本,開發適合國內市場的產品線。”沈良在黑板上寫下幾個數字,“我們的技術優勢這麼明顯,為什麼不能開發出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研發部的小王眼睛一亮:“沈總,您的意思是開發簡化版的產品?”
“對。”沈良點頭,“高端產品我們繼續做,但是同時要開發中端產品,甚至低端產品。讓每一個中國企業都能用得起我們的設備。”
“這個想法不錯。”老張摸著胡子,“技術降維打擊,我們完全可以做到。”
“好,那就這麼定了。”沈良放下粉筆,“研發部門立即著手製定新的產品規劃。銷售部門開始深耕國內市場。財務部門控製成本,為可能的困難時期做準備。”
散會後,沈良回到辦公室,剛坐下就聽到外麵傳來嘈雜的聲音。
小李急匆匆地跑進來:“沈總,不好了!外麵來了一群記者,說要采訪您昨天發布會的事情。”
沈良透過百葉窗往外看,果然看到樓下聚集了十幾個扛著攝像機的記者。
“他們來多久了?”
“剛到。保安攔著呢,但是他們說不采訪到您就不走。”
沈良冷笑一聲:“來得真快。”
“沈總,您要見他們嗎?”
“見。”沈良整理了一下衣服,“讓他們上來吧。既然想聽,我就讓他們聽個夠。”
十分鐘後,會議室裡坐滿了記者。有國內的,也有國外的。
一個戴眼鏡的女記者率先發問:“沈總,昨天的發布會上,您的言論很激烈。請問這是否代表華夏重工要與西方國家的企業徹底決裂?”
“決裂?”沈良笑了,“這位記者朋友,你理解錯了。華夏重工從來沒有要與任何人決裂的想法。我們要的隻是平等和尊重。”
“但是您昨天的話聽起來很有攻擊性。”
“攻擊性?”沈良的聲音提高了一些,“如果為自己的尊嚴而戰叫做攻擊性,那我承認我很有攻擊性。”
一個外國記者站起來,用不太標準的中文問道:“沈先生,您覺得中國企業現在已經可以不需要西方的技術了嗎?”
沈良看著他,緩緩說道:“這位朋友,我想糾正你一個觀念。不是我們不需要西方的技術,而是技術本來就沒有國界。真正的技術交流應該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而不是一方永遠高高在上,另一方永遠低聲下氣。”
“但是您必須承認,在很多領域,西方的技術確實更先進。”
“我承認。”沈良點頭,“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就要永遠仰人鼻息。中國人的智慧不比任何人差,給我們時間,給我們機會,我們一樣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產品。”
“那您覺得需要多長時間?”
沈良站起身,眼神堅定:“十年!給我十年時間,我要讓華夏重工的產品響徹全世界!”
記者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沈總,這是不是有點太自信了?”國內的一個記者問道。
“自信?”沈良笑了,“朋友,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還有誰會相信我們?”
采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記者們走後,小李走進來:“沈總,您剛才說的十年,是認真的嗎?”
沈良望著窗外,夕陽西下,遠山如黛。
“小李,你知道什麼叫做置之死地而後生嗎?”
“不太明白。”
“現在我們已經沒有退路了。”沈良轉過身,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要麼成功,要麼失敗。沒有第三條路可走。”
“那我們…”
“我們隻能成功!”沈良的聲音鏗鏘有力,“因為我們身後站著的是十億中國人民!”
……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