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的工人聽了,臉色都變了。
沈良淡淡地看了一眼,說道:“李專家確實很仔細。不過我想問一下,您說的15度角標準,是哪個國際標準?”
李專家一愣:“這個……當然是通用的國際標準。”
“具體是哪個標準?標準號是多少?”沈良步步緊逼。
“我……”李專家額頭上又開始冒汗了。
沈良冷笑道:“看來李專家對標準也不是很熟悉啊。那我來告訴您,氧氣噴嘴的角度確實有標準,但不是15度,而是根據爐容、鋼水成分、氧氣壓力等多個因素綜合計算出來的。對於我們這個50噸的中頻爐,在當前的操作條件下,18到22度是最優角度範圍。我設計的20度,正好在最佳區間內。”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說完,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本子,翻到其中一頁:“這是我根據熱力學計算得出的數據,李專家要不要驗證一下?”
李專家接過本子一看,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各種計算公式和數據,完全看不懂。
“這個……這些計算太複雜了,我需要時間研究。”
“那行,您慢慢研究。”沈良收回本子,“不過在您研究明白之前,請不要隨便質疑我的技術方案。”
李專家臉色鐵青,但一時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這時,車間主任老張走了過來:“沈工,剛才你不在的時候,我們又試驗了一爐鋼。結果很好,不僅產量提高了15,鋼材的各項指標都達到了優質標準。”
聽到這話,圍觀的工人們眼中的擔憂消散了,取而代之的是興奮。
“真的嗎?產量還能再提高?”
“優質標準?那我們的獎金豈不是要漲了?”
“沈工程師真是厲害啊!”
李專家看到風向突然轉變,心中更加惱火。他強撐著說道:“一次試驗說明不了什麼問題,長期運行才能看出問題所在。”
沈良點點頭:“李專家說得有道理。不過我想請問,您有沒有實際操作過煉鋼爐?”
“我……我是搞理論研究的。”
“那您知道鋼水在不同溫度下的粘度變化規律嗎?”
“這個……”
“您了解爐渣成分對脫硫效果的影響機製嗎?”
“我……”
沈良連續幾個問題拋出來,李專家完全答不上來。
圍觀的工人們看得清楚,這個所謂的省裡專家,根本就是外行。
“原來是個紙上談兵的啊。”
“還好意思說我們沈工程師,自己什麼都不懂。”
“就是,沈工程師可是實實在在提高了我們的產量和質量。”
聽到這些議論,李專家臉上青一陣白一陣,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這時,陳建國也趕了過來。看到現場的情況,他心裡大概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李專家,既然您對沈工程師的技術方案有疑問,不如我們來做個對比試驗。”陳建國提議道,“用傳統方法煉一爐鋼,再用沈工程師的改進方法煉一爐,看看數據對比如何?”
李專家一聽這話,心中暗叫不好。他知道自己根本沒有實際操作經驗,真要做對比試驗,肯定會露更大的馬腳。
“這個……我今天還有其他安排,改天再說吧。”他匆忙找了個借口。
“那行,李專家什麼時候有時間,隨時歡迎來指導工作。”沈良似笑非笑地說道。
李專家灰溜溜地帶著人離開了,臨走時還惡狠狠地瞪了沈良一眼。
等人走遠了,圍觀的工人們爆發出了熱烈的掌聲。
“沈工程師威武!”
“就是要這樣,不能讓那些外行人胡說八道!”
“我們相信沈工程師的技術!”
喜歡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請大家收藏:()1980重生:重工帝國的誕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