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看著院子裡昏黃的燈光,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值得。技術創新從來都不是為了彆人的認可,而是為了推動社會進步。即使現在沒人理解,曆史會證明我們是對的。”
“再說,”沈良笑了笑,“我對我們的技術有信心。連鑄技術是鋼鐵工業的未來,這個模型一旦做出來,不僅我們廠會震驚,整個冶金行業都會震驚。到那時,質疑的聲音自然會消失。”
劉師傅用力拍了拍沈良的肩膀:“沈工,跟著你乾,我們不後悔!”
“那就這麼定了。”沈良站起身,“從明天開始,我們正式啟動秘密製作計劃。白天各自正常工作,晚上和周末到這裡來。爭取在一個月內完成模型製作。”
三個師傅齊聲答應,眼中都燃燒著激動的火焰。
就在這時,院子外麵傳來了腳步聲。四個人立刻警覺起來,沈良示意大家安靜。
腳步聲在院子門口停了下來,然後傳來了敲門聲。
“誰?”沈良問道。
“我是隔壁的老陳,有點事想跟你說。”
沈良鬆了一口氣,這是他的鄰居,一個退休的老工人。他走過去開門,發現老陳一個人站在門口,表情有些嚴肅。
“陳大爺,這麼晚了有什麼事?”
老陳看了看院子裡的三個師傅,壓低聲音說:“小沈,今天下午有兩個人來找我,問你平時在家裡都乾什麼,有沒有什麼異常行為。”
沈良心中一驚,臉上卻保持平靜:“什麼人?”
“說是廠裡的,具體是哪個部門我沒記住。”老陳說,“我覺得不對勁,所以特意過來提醒你一下。小心點,彆被人抓住把柄。”
“謝謝陳大爺提醒。”沈良握了握老人的手,“我會注意的。”
老陳走後,院子裡的氣氛變得凝重起來。
“看來他們真的在監視你。”張師傅憂慮地說。
“這些王八蛋!”王師傅憤怒地罵道,“技術創新也要被監視,這算什麼道理?”
沈良卻很冷靜:“既然他們要玩,我們就陪他們玩。不過計劃要再次調整。”
“怎麼調整?”劉師傅問。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沈良眼中閃過一絲狡黠,“表麵上,我們按兵不動,該乾什麼乾什麼。但是私下裡,我們分頭行動。”
沈良指著三個師傅說:“張師傅,你負責材料采購,但要分散進行,不要一次買太多。王師傅,你負責工具準備,也要低調行事。劉師傅,你負責踩點,找一個更隱蔽的工作地點。”
“更隱蔽的地點?”劉師傅疑惑。
“對。”沈良點頭,“我家裡雖然方便,但是太顯眼了。我們需要一個絕對安全的地方。”
張師傅想了想,說:“我有個想法。我老婆的娘家在城郊有個小作坊,現在沒用了。那裡比較偏僻,應該不會有人注意。”
“太好了!”沈良激動地說,“就是那裡。不過我們要更加小心,絕對不能讓任何人發現。”
四個人重新商量了行動計劃,分工更加明確,時間安排更加隱蔽。
“還有一點很重要。”沈良鄭重地說,“從現在開始,在廠裡我們要表現得很正常,該乾什麼乾什麼,不要讓任何人看出破綻。我會繼續做一些常規的技術工作,表現出已經放棄了連鑄項目的樣子。”
“你這是在演戲?”王師傅笑了。
“對,演戲。”沈良也笑了,“既然他們要監視,我們就給他們看一出好戲。讓他們以為自己的威懾起作用了,讓他們放鬆警惕。”
三個師傅都佩服沈良的機智。在那個特殊的年代,技術創新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能力,還需要政治智慧和鬥爭策略。
“那我們什麼時候開始行動?”劉師傅問。
“三天後。”沈良說,“這三天我們各自做準備,三天後晚上在張師傅說的那個作坊集合。記住,絕對保密,不要告訴任何人,包括家人。”
三個師傅鄭重地點頭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