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總工也不高興了:“張副局長,我從事冶金工作三十多年,難道還看不出一套設備的技術水平?”
張建華頓時啞口無言。
劉建國繼續說道:“我看你們是彆有用心。改革開放的政策剛剛出台,就有人迫不及待地要潑冷水,要阻撓技術創新。這種行為是極其錯誤的!”
王誌民終於忍不住了:“劉廳長,我這也是為了安全考慮…”
“安全?”劉建國怒聲道,“真正的安全,是要讓我們的技術水平提高,讓我們的工業實力增強!而不是因循守舊,抱殘守缺!”
他指著那套改造設備:“這套設備不僅技術先進,而且投資少,見效快。這正是我們國家現在需要的技術創新!”
“可是程序上…”王誌民還想狡辯。
“程序?什麼程序?”劉建國打斷了他,“國家明確規定,企業有技術改造的自主權。他們的投資在規定範圍內,技術方案也是可行的,需要什麼程序?”
沈良在心裡暗暗佩服,這個劉建國確實是個明白人,對政策理解得很到位。
“而且,”劉建國繼續說道,“我剛才了解了一下情況,這套設備投入使用後,生產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能耗降低了百分之十五,產品質量也有所提升。這樣的技術改造,我們不僅不應該阻撓,還應該大力支持!”
車間裡的工人們聽到這話,都露出了興奮的笑容。李師傅大聲說道:“劉廳長說得對!沈工的這套設備確實好用!”
其他工人也紛紛附和:“對!我們天天用,最有發言權!”
王誌民的臉色變得越來越難看。他原本以為這次能夠狠狠地打擊一下沈良,沒想到反而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張建華也意識到情況不妙,想要溜走,卻被劉建國叫住了:“張副局長,你彆走。這件事還沒完呢。”
“劉廳長,我…”張建華支支吾吾地說不出話來。
“你們兩個,”劉建國嚴厲地說道,“憑著一份來曆不明的匿名舉報,就到企業裡來興師動眾,乾擾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這種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他停頓了一下,語氣更加嚴厲:“更嚴重的是,你們阻撓技術創新,違背改革開放的大方針。這已經不是工作方法的問題,而是立場問題!”
王誌民和張建華都低著頭,不敢說話。
“回去之後,你們兩個都要寫深刻的檢討。”劉建國冷冷地說道,“王誌民,你身為副廳長,帶頭犯這種錯誤,影響更加惡劣。我會在廳黨組會議上嚴肅處理這件事。”
王誌民的臉色變得慘白,他知道自己這次是真的踢到鐵板了。
劉建國轉向沈良,語氣變得和藹起來:“小沈同誌,你們的技術創新搞得很好。不過,今後在技術改造之前,最好還是跟上級部門通個氣,免得再有人找麻煩。”
沈良點點頭:“謝謝劉廳長的指導。”
“另外,”劉建國繼續說道,“我聽說你們這套技術還有進一步推廣的可能性?”
“是的,”沈良回答道,“這套控製係統的原理可以應用到其他類似的設備上,如果推廣開來,能夠為全省的鋼鐵企業帶來很大的效益。”
“好!”劉建國拍了拍手,“這樣吧,下周你到省裡來一趟,我安排技術部門的同誌跟你詳細談談推廣的事情。”
沈良心中一喜,這正是他希望看到的結果:“好的,劉廳長。”
劉建國又對廠長老陳說:“老陳,你們廠有這樣的技術人才,要好好保護,好好培養。技術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你們要給技術人員創造更好的條件。”
老陳連連點頭:“是的,劉廳長。我們一定會好好支持沈工的工作。”
看到這裡,王誌民知道大勢已去,隻能灰溜溜地準備離開。
但沈良卻叫住了他:“王副廳長,您彆急著走。”
王誌民回過頭,惡狠狠地看著沈良:“你還想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