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看了看文件,心中暗暗發笑。
這個問題對於擁有未來技術知識的他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
沈良看完問題後,嘴角露出了一絲淡淡的笑意。
這個問題在2024年已經是煉鋼行業的基礎常識,但在1980年的中國,確實算得上是一個難題。
“熱效率提高15?”老陳皺著眉頭,“這個要求確實不低啊。”
李華山見狀,臉上的得意之色更濃了:“怎麼樣?這個問題有些難度吧?如果覺得為難,現在認輸還來得及。”
馬德成也在一旁冷笑:“沈良,我看你還是彆逞強了。這種技術難題可不是憑空想象就能解決的。”
沈良沒有理會他們的嘲諷,而是仔細思考著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在他的記憶中,有好幾種方法可以在不增加設備投資的情況下提高煉鋼爐的熱效率。
“給我一張紙和一支筆。”沈良平靜地說道。
劉建國連忙遞過來紙筆,沈良開始在紙上畫起了示意圖。
“提高煉鋼爐熱效率的關鍵在於優化燃燒過程和減少熱量損失。”沈良一邊畫圖一邊解釋,“首先,我們可以改進空氣預熱係統。利用煙氣餘熱對助燃空氣進行預熱,這樣可以提高燃燒溫度,減少燃料消耗。”
李華山看著沈良畫出的示意圖,臉色開始發生變化。這個方案雖然簡單,但確實是可行的。
“其次,”沈良繼續說道,“我們可以優化爐膛結構,在關鍵部位增加耐火材料層,減少熱量散失。同時,調整燃燒器的角度和位置,使火焰更好地覆蓋鋼液表麵,提高熱傳遞效率。”
“還有,”沈良在紙上又畫了幾個細節圖,“我們可以安裝簡易的熱回收裝置,將爐門和出鋼口散失的熱量回收利用。這些改造都不需要大額投資,主要是對現有設備的優化改進。”
老陳越聽越興奮:“小沈,你說的這些方法,理論上確實能提高熱效率!”
李華山的臉色已經變得很難看了。沈良提出的方案不僅可行,而且思路清晰,技術含量很高。這根本不像是一個普通技術員能夠想出來的解決方案。
“你…你怎麼知道這些的?”李華山忍不住問道。
沈良淡淡一笑:“知識來源於實踐和學習。李總監,您覺得我的方案如何?”
馬德成在一旁急了:“李總監,他說得這麼簡單,但是能不能實現還是個未知數。紙上談兵誰不會?”
“馬廠長說得對。”李華山抓住這個機會,“光是理論分析還不夠,我們需要看到實際效果。”
沈良早就料到了這一點:“沒問題。我們可以選擇一台爐子進行改造試驗。不過,我需要一些時間和材料。”
“多長時間?”李華山問道。
“三天。”沈良堅定地說道。
“三天?”馬德成大笑起來,“沈良,你以為改造煉鋼爐是過家家嗎?三天時間能乾什麼?”
老陳也有些擔心:“小沈,三天時間是不是太緊了?”
沈良搖搖頭:“時間足夠了。我需要的改造都是相對簡單的,主要是優化現有設備。”
李華山考慮了一下,覺得三天時間太短,沈良不可能完成什麼像樣的改造,到時候肯定會出洋相。
“好,我給你三天時間。”李華山冷笑道,“不過,如果三天後你的改造沒有達到提高15熱效率的目標,你們不僅要道歉,還要承認紅星鋼鐵廠的技術改造都是虛假宣傳。”
“成交!”沈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劉建國雖然對沈良有信心,但還是忍不住擔心:“沈良,這個賭注是不是太大了?”
沈良拍了拍劉建國的肩膀:“劉廠長,您放心。我有把握。”
馬德成得意地笑了:“沈良,我倒要看看你能搞出什麼名堂。三天後,我們會帶著更多的同行過來觀摩,到時候可不要讓人失望啊。”
“我不會讓人失望的。”沈良的語氣充滿了自信,“不過馬廠長,您最好準備好道歉的詞,三天後您會用得上的。”
馬德成的臉色頓時變得鐵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