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內心一陣狂喜,但表麵上依然保持著冷靜:“王主任,我服從組織安排。”
“很好!”王主任滿意地點頭,“這次的項目事關國防安全,保密級彆很高。你回去收拾一下行李,明天早上七點在廠門口集合。”
趙工程師臉色慘白,他知道自己這次徹底栽了。剛才那番惡意中傷,不僅沒有打擊到沈良,反而把自己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張廠長心情複雜地看著沈良,既為廠裡能出這樣的人才而自豪,又擔心失去這個技術骨乾:“沈良,你這一去…什麼時候能回來?”
“這個要看項目進度,短則半年,長則可能要一兩年。”王主任如實回答。
會議室裡的技術人員們都投來羨慕的目光。能參與國家級的軍工項目,這是多少工程師夢寐以求的機會!
散會後,沈良剛走出會議室,就被幾個平時關係不錯的同事圍住了。
“老沈,你太厲害了!剛才那些技術問題,我們聽得雲裡霧裡的,你居然都能答出來!”小李激動地說。
“是啊,特彆是那個動態調節理論,連軍方的專家都說好,你是怎麼想出來的?”老王也一臉佩服。
沈良笑了笑:“平時多看書,多思考唄。”
這時,一個尖銳的聲音從身後傳來:“裝什麼裝!不就是運氣好被選中了嗎?”
眾人回頭一看,是趙工程師的徒弟小陳。他平時仗著師傅的勢力,在廠裡橫行慣了,現在看到師傅吃癟,心裡很不爽。
“小陳,你說話注意點。”老王皺眉道。
“我說什麼了?”小陳梗著脖子,“他沈良有什麼了不起的?不過是個小技術員,還真把自己當成專家了?”
沈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有本事,你也拿個技術方案出來讓軍方看看。”
“你…”小陳被噎住了,漲紅著臉說不出話來。
這時,張廠長走了過來,沉聲說道:“小陳,你跟我來一下。”
小陳心裡一慌,知道廠長是要找他算賬了。剛才在會議上,他師傅的表現已經讓廠長很不滿,現在他再這樣鬨事,無疑是火上澆油。
“廠長,我…”
“彆說了,跟我來。”張廠長的語氣不容商量。
看著小陳垂頭喪氣地跟著廠長走遠,周圍的人都暗暗搖頭。這師徒倆今天算是徹底完了。
晚上,沈良回到宿舍開始收拾行李。說是行李,其實也沒什麼可收拾的,這個年代的生活用品本來就簡單。
正在整理東西的時候,門外傳來敲門聲。
“進來。”沈良說道。
門開了,進來的是老工人師傅劉大海。他手裡拎著一個包袱,臉上帶著慈祥的笑容。
“小沈,聽說你明天要跟軍方的人走了?”
“是的,劉師傅。”沈良放下手中的東西,“您這麼晚來,有什麼事嗎?”
劉大海把包袱放在桌上,慢慢打開:“這裡麵是我這些年收集的一些技術資料,還有幾本外文的技術手冊。雖然你的水平已經很高了,但多看看總沒壞處。”
沈良心中一暖,這些老師傅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對技術的熱愛和對後輩的關懷卻是發自內心的。
“劉師傅,這太貴重了…”
“拿著吧。”劉大海擺擺手,“我一個老頭子,留著也沒用。你年輕有能力,能為國家做貢獻,這些資料在你手裡才能發揮作用。”
沈良鄭重地接過包袱:“劉師傅,謝謝您!”
“彆客氣。”劉大海拍拍他的肩膀,“記住,不管走到哪裡,都不要忘了咱們是中國的工人,要為咱們國家的工業爭光!”
“我記住了!”
劉大海走後,沈良打開包袱仔細查看。裡麵確實有不少好東西,有些甚至是他在後世都很難見到的珍貴技術資料。
其中一本厚厚的筆記本特彆引起了他的注意。這是劉大海自己手寫的技術心得,記錄了幾十年來在鋼鐵冶煉方麵的經驗和思考。
翻看著這些工整的字跡,沈良仿佛看到了一個老工人對技術的執著追求。這讓他想起了後世那些默默無聞的技術工人,正是有了他們的努力,中國的製造業才能一步步走向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