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辦公室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楊廠長!楊廠長!”
一個穿著藍色工作服的師傅闖了進來,滿臉焦急。
“王師傅,什麼事這麼慌張?”楊國強皺眉。
“三號軋鋼機又卡死了!”王師傅氣喘籲籲,“這已經是今天第二次了,生產線全停了!”
楊國強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三號軋鋼機是廠裡的主力設備,一停產損失就是幾千塊錢。
“陳總工,你......”楊國強剛要開口。
“我去看看。”沈良站起身,主動請纓。
陳維新愣了一下:“小沈,這設備老毛病了,不是你一個技術員能解決的。”
“試試總沒壞處。”沈良已經朝門外走去。
幾個人麵麵相覷,最終還是跟了上去。
車間裡熱浪滾滾,工人們圍在三號軋鋼機旁邊束手無策。
巨大的機械怪獸靜靜躺著,齒輪卡在半空中,發出刺耳的摩擦聲。
“又是傳動軸的問題。”老師傅搖頭歎氣,“這破機器,隔三差五就鬨脾氣。”
沈良走到機器前,仔細觀察了一會兒。
前世他見過太多這種老式設備的通病了。
蘇聯技術雖然皮實耐用,但設計粗糙,精度不夠。
特彆是這台機器,已經服役快二十年了,各種磨損積累下來,問題越來越多。
“王師傅,把潤滑油停了。”沈良說。
“停潤滑油?”王師傅瞪大眼睛,“那不是要磨壞齒輪嗎?”
“相信我。”沈良蹲下身,伸手摸了摸傳動軸,“現在的問題不是缺油,而是油太多了。”
什麼?
圍觀的工人們議論紛紛。
這小子瘋了吧?機器卡死了還要停潤滑油?
陳維新也皺起眉頭:“小沈,你確定?”
沈良沒回答,而是叫來幾個工人幫忙。
“把這根軸稍微抬高一點,對,就這樣。”
“現在啟動電機,最低轉速。”
工人們半信半疑地照做了。
奇跡發生了!
卡死的齒輪竟然開始緩緩轉動!
“怎麼可能?”陳維新揉了揉眼睛。
沈良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機油:“很簡單,潤滑油積累太多,導致液壓阻力過大。特彆是低溫啟動時,粘稠的機油反而成了障礙。”
他指了指傳動箱:“你們看,這裡的排油孔早就堵死了。長年累月下來,廢油越積越多,最終導致齒輪卡死。”
眾人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
這個解釋完全符合邏輯。
可是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他們從來沒想到過?
王師傅老臉一紅:“我修了二十年機器,竟然沒發現這個問題。”
“經驗有時候也會誤導人。”沈良淡淡一笑,“我們總是習慣用老辦法解決新問題。”
楊國強看向沈良的眼神徹底變了。
這小子不僅設計能力出眾,故障診斷也這麼準確?
“小沈,你是怎麼判斷出來的?”陳維新好奇地問。
“聽聲音。”沈良指了指耳朵,“機器卡死時的摩擦聲不對,不是金屬乾摩擦的聲音,而是液體阻尼的聲音。”
聽聲音診斷故障?
這需要多豐富的經驗?
可沈良才二十多歲啊!
調查員推了推眼鏡,若有所思。
能設計出先進的傳動係統,能準確診斷複雜故障,這樣的人會抄襲蘇聯技術?
開什麼國際玩笑!
蘇聯那些老古董,在這個年輕人麵前簡直就是小兒科。
“關於舉報的事情......”調查員清了清嗓子,“我認為需要重新評估。”
沈良心中冷笑。
還重新評估?
直接撤銷不就完了。
不過他沒有表現出來,而是繼續檢查機器。
“王師傅,這台設備還有其他問題。”沈良指著傳動軸,“這裡的磨損已經很嚴重了,需要更換。”
“換傳動軸?”王師傅為難道,“咱們沒有備件啊。”
“那就自己做。”沈良胸有成竹,“給我一周時間,我能做出比原裝更好的。”
比原裝更好?
這話說得也太狂了吧!
原裝可是蘇聯進口的高品質鋼材!
“小沈,不是我不相信你,”陳維新苦笑,“但是咱們廠的加工精度有限,根本達不到要求。”
“精度不夠可以想辦法補。”沈良眼中閃過一絲狡黠,“我有個想法,用土辦法實現高精度加工。”
土辦法?
所有人都來了興趣。
沈良卻賣起了關子:“等我做出來你們就知道了。”
他轉身朝外走去,留下一屋子麵麵相覷的人。
楊國強看著沈良的背影,若有所思。
這個年輕人身上有太多謎團了。
但有一點可以確定——他絕對是個人才,而且是罕見的天才!
“老陳,你覺得他能成功嗎?”楊國強問。
陳維新搖搖頭:“理論上不可能。咱們廠的設備就這個條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但是他剛才解決齒輪卡死的方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確實出人意料。”陳維新承認,“或許真有奇跡發生也說不定。”
調查員收起筆記本,準備離開。
這趟調查算是白跑了。
舉報人明顯是彆有用心,而被舉報人顯然是個技術天才。
孰對孰錯,一目了然。
“楊廠長,我會如實向上級彙報。”調查員說,“沈良同誌不僅沒有抄襲嫌疑,反而是難得的技術人才,應該重點培養。”
楊國強點頭:“我明白。”
等調查員走後,楊國強和陳維新麵麵相覷。
“老楊,我覺得咱們要重新評估一下沈良這小子了。”陳維新說。
“是啊。”楊國強感慨,“二十多歲就有這種水平,假以時日,說不定真能乾出一番大事業。”
“關鍵是他的思路很獨特,總能從意想不到的角度解決問題。”
“就是不知道他說的土辦法究竟是什麼。”楊國強好奇道。
另一邊,沈良回到技術科辦公室,開始在紙上畫草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