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穿著樸素的中山裝,但氣質卻很不一般。
“您是...?”
“我姓陳,從北京來的。”男子微笑著說,“想和你聊聊關於技術的事。”
沈良心裡一動。
從北京來的?
難道是上級部門的人?
還是...彆的什麼人?
“請進。”他讓開身子,但心裡保持著警惕。
陳先生走進房間,環視了一圈,點點頭:“環境不錯,很適合搞技術研究。”
他坐下來,直截了當地說:“聽說你最近搞出了不少好東西?”
沈良謹慎地回答:“隻是一些小改進而已。”
“小改進?”陳先生笑了,“能讓省裡的專家都跑來調研,這可不是小改進。”
他的眼神變得銳利:“我很好奇,你這些技術是從哪裡來的?”
沈良心裡警鈴大作。
這個人的問話方式,和之前那些參觀者完全不同。
更像是...審訊?
“都是平時學習積累的。”他堅持之前的說辭。
陳先生盯著他看了幾秒鐘,然後突然笑了。
“放心,我不是來找茬的。”
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工作證,遞過來。
“中科院材料研究所,陳建軍。”
沈良接過工作證,仔細看了看。
確實是中科院的證件。
但他還是不敢完全相信。
陳建軍收回工作證,神色變得嚴肅:“沈良同誌,不管你的技術從哪裡來,有一點我可以確定——你確實有真本事。”
“我這次來,是想邀請你參加一個特殊項目。”
“什麼項目?”沈良小心翼翼地問。
陳建軍壓低聲音:“國家重點攻關項目,需要你這樣的技術人才。”
“具體的內容現在不能透露太多,但我可以告訴你——這個項目對國家意義重大,成功了你就是英雄。”
沈良的心跳開始加速。
國家重點攻關項目?
這聽起來就像是他夢寐以求的機會!
但同時,他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如果這是個考驗,那他必須通過。
如果這是個陷阱,那他必須小心應對。
“我需要考慮一下。”他沒有立即答應。
陳建軍點點頭:“理解,這確實需要慎重考慮。”
他站起身來:“我在市裡住兩天,你有決定了隨時聯係我。”
說完,他遞過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酒店的地址和房間號。
等陳建軍離開後,沈良在房間裡來回踱步。
這個突然出現的邀請,來得太巧合了。
就在他被質疑的關鍵時刻,中科院的人找上門來?
這到底是機遇還是陷阱?
他必須做出正確的選擇。
因為這可能關係到他整個計劃的成敗!沈良走到窗邊,透過玻璃看著陳建軍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
那個男人走路的姿態很特彆,腰板筆直,步伐沉穩。看起來確實像搞技術的,但又有種軍人的氣質。
他回到桌前,反複端詳著那張紙條。
字跡工整,酒店地址是真的。但這些都能偽造。
沈良放下紙條,開始仔細回想剛才的談話。陳建軍問話的方式很專業,不像是隨便找個理由來套話的。而且他對沈良的技術改進了解得很詳細,連省裡專家調研的事都知道。
這說明什麼?
說明對方確實有渠道獲取這些信息。
要麼是真的中科院的人,要麼就是更高級彆的部門。
沈良走到書架旁,隨手抽出一本《金屬材料學》。書頁間夾著他手寫的筆記,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合金配方和熱處理工藝。
這些知識對1980年來說太超前了。
如果陳建軍真的是搞技術的,他一定能看出這些東西的價值。
問題是,沈良現在還不能確定對方的真實身份。
萬一是想挖走他的技術秘密呢?
萬一是想把他調離現在的崗位呢?
他合上書本,腦海中開始推演各種可能性。
最好的情況:陳建軍真的是中科院的人,這個項目能讓他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壞的情況:這是個陷阱,目的是把他調到一個能被嚴密監控的地方。
還有一種可能:對方確實來自國家部門,但項目本身可能存在問題。
沈良回到桌前坐下,開始在紙上分析利弊。
參加這個項目的好處很明顯:能接觸到更高級彆的技術資源,有機會推動國家重大技術突破,這正是他穿越回來想要實現的目標。
但風險也不小:一旦暴露身份,後果不堪設想。而且離開現在的環境,他就失去了已經建立的信任基礎。
正思考間,外麵傳來腳步聲。
沈良迅速收起紙張,打開技術手冊裝作在看書。
“咚咚咚!”
又是敲門聲,但這次的節奏和剛才不同。
沈良走到門前:“誰?”
“是我,老張。”
張工程師的聲音聽起來有些急促。
沈良打開門,看到張工程師臉色凝重地站在走廊裡。
“剛才那個人走了?”張工程師左右看了看,確認走廊裡沒有其他人。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走了。”沈良讓他進來,“張師傅,你認識他?”
張工程師搖搖頭:“不認識,但我覺得這個人有問題。”
“什麼問題?”
“他剛才在樓下和門衛老李聊天,問了很多關於你的事。”張工程師壓低聲音,“老李說他問得很細,包括你平時的作息時間、有什麼朋友、家裡還有什麼人。”
沈良心裡一緊。
這確實不像普通的技術交流。
“還有,”張工程師繼續說,“他走的時候我注意到,樓下停著一輛黑色轎車。車牌號碼是北京的,但不是一般的民用牌照。”
沈良眉頭緊鎖:“你是說他可能是...?”
“我也說不準。”張工程師歎了口氣,“但小沈啊,你最近確實太出風頭了。槍打出頭鳥,這個道理你懂的。”
沈良點點頭,心情變得更加沉重。
看來自己的擔心不是多餘的。
“張師傅,你覺得我應該怎麼辦?”
張工程師沉思了一會兒:“如果他真的是中科院的人,這確實是個好機會。但如果不是...”
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