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子停下,從裡麵走出兩個穿著中山裝的中年男子。
其中一個手裡還拿著公文包,看起來像是領導模樣。
“完了完了。”廠長小聲嘀咕,“這下真的麻煩了。”廠長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下意識地整理了一下工作服。
“快!”他壓低聲音,“都回到崗位上去!”
沈良卻沒有慌亂,而是仔細觀察著那兩個從車上下來的人。其中年長的那位約莫五十歲,頭發花白,戴著一副金絲眼鏡,舉止間透著書生氣。另一個稍微年輕些,拿著筆記本,像是秘書。
“等等。”沈良輕聲說道,“我覺得他們不像是來檢查的。”
廠長愣了愣:“什麼意思?”
“你看那個戴眼鏡的,走路的姿態不像機關乾部。”沈良分析道,“倒更像是搞技術的。”
話音剛落,那兩人已經走近了。戴眼鏡的中年人環顧四周,目光最終停留在煉鋼爐旁。
“請問,哪位是沈技術員?”他開口問道。
眾人麵麵相覷,沒想到對方直奔主題。
沈良心中一動,主動走上前去:“我是沈良。請問您是?”
“哦!終於見到本人了。”中年人臉上露出笑容,“我是冶金工業部技術司的馬司長,這位是我的助理小劉。”
廠長聽到“冶金工業部”幾個字,腿都有些發軟。
這可是部級單位啊!
馬司長卻沒有架子,反而主動伸出手:“沈技術員,久仰大名。”
沈良心中疑惑,但還是禮貌地握了握手:“馬司長客氣了。不知道您來我們廠有什麼指示?”
“指示不敢當。”馬司長擺擺手,“我們是專程來學習的。”
“學習?”沈良更加困惑了。
馬司長點點頭:“你們廠改造煉鋼爐的技術方案,已經在整個冶金係統傳開了。產量提升32,質量指標也有顯著改善。這個數據可不得了啊!”
沈良這才明白過來。
看來是上次李工程師彙報工作時,把改造方案也一並上報了。沒想到竟然驚動了部裡的人。
“馬司長言重了。”沈良謙虛道,“隻是一些小改進而已。”
“小改進?”馬司長眼睛一亮,“沈技術員,你可不能謙虛。我看過技術報告,你的燃燒曲線優化方案非常精妙。能夠在不增加設備投入的前提下,大幅提升效率,這可是我們整個行業都在追求的目標。”
旁邊的廠長聽得一愣一愣的。
他雖然知道沈良有本事,但沒想到連部裡的司長都專門跑來取經。
“馬司長,您太抬舉我了。”沈良心中暗想,這個時代的技術交流確實比較頻繁,“其實原理很簡單,主要是通過調整噴嘴角度和燃料配比...”
“等等!”馬司長連忙擺手,“這麼重要的技術細節,咱們得找個合適的地方詳細交流。”
廠長立馬反應過來:“對對對!馬司長,您看是在我辦公室,還是...”
“就在車間吧。”馬司長說道,“我想實地看看設備運行情況。”
沈良帶著他們來到一號爐前。
此時正值中班作業,爐火正旺。橘紅色的火焰從觀察孔中跳躍而出,整個車間都彌漫著鋼鐵冶煉特有的氣味。
馬司長仔細觀察著爐體結構,不時在筆記本上記錄什麼。
“沈技術員,這個燃燒器的改造真是巧妙。”他指著爐壁上的幾個噴嘴說道,“通過改變噴射角度,讓火焰更好地包覆鋼料。熱效率提升是顯而易見的。”
沈良點點頭:“關鍵是要控製燃燒速度,讓熱量分布更均勻。”
“對對對!”馬司長興奮地說,“我們部裡正在推廣高效煉鋼技術。你這套方案如果能夠推廣到全國,效益將是相當可觀的。”
廠長在旁邊聽得心花怒放。
如果技術方案真的被部裡推廣,那對他們廠來說絕對是天大的好事。不僅有技術轉讓費,更重要的是聲譽和地位的提升。
“馬司長,您覺得這套方案的推廣前景如何?”廠長忍不住問道。
馬司長沉吟片刻:“技術層麵沒有問題,關鍵是要看適應性。不同的爐型和工藝條件,參數可能需要調整。”
沈良接過話茬:“這個確實需要因地製宜。我建議可以先在幾個試點廠進行驗證,摸索出標準化的調試流程。”
“想法很好。”馬司長讚許地點點頭,“沈技術員,你有沒有興趣到部裡工作?我們技術司正需要你這樣的人才。”
此話一出,整個車間都安靜下來。
廠長的臉色瞬間變得複雜起來。一方麵為沈良高興,能被部裡看中是多大的榮耀;另一方麵又舍不得,好不容易來了個技術能手,難道又要走了?
沈良心中也是一陣波動。
到部裡工作意味著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資源,但同時也意味著要離開這個熟悉的環境。更重要的是,他的很多計劃還沒有實施。
“馬司長,我很榮幸能得到您的認可。”沈良謹慎地說道,“不過我現在手頭還有些項目沒有完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什麼項目?”馬司長好奇地問。
沈良看了看廠長,後者立即點頭示意。
“連鑄機。”沈良簡單地說了兩個字。
馬司長眼中閃過震驚的光芒:“連鑄機?你們廠在搞連鑄技術?”
“是的。”廠長搶著回答,“沈技術員設計的連鑄機樣機已經基本完成,正準備進行試驗。”
馬司長的呼吸都急促起來。
連鑄技術可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煉鋼工藝之一!國外對這項技術嚴格保密,國內隻有少數幾個大型鋼廠在搞研發,而且進展緩慢。
一個縣級小廠竟然在搞連鑄?這簡直不可思議!
“沈技術員,你說的連鑄機...是什麼規格的?”馬司長聲音都有些顫抖。
沈良心中暗笑。
看來這位馬司長對連鑄技術還是很了解的,知道其中的技術難度和戰略意義。
“目前是小型試驗機,主要用於驗證工藝流程。”沈良回答道,“如果試驗成功,我們計劃開發中型生產設備。”
馬司長深深地看了沈良一眼。
這個年輕人給他的驚喜實在太多了。先是煉鋼爐改造,現在又是連鑄機。如果真的能夠成功,那對整個中國鋼鐵工業的意義將是革命性的。
“沈技術員,我能看看你們的連鑄機嗎?”馬司長的語氣中帶著懇求。
沈良點點頭:“當然可以。不過還隻是樣機,比較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