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麵沒有那麼多的規矩。
吃席的人走後,江若就從婚房裡麵出來了,幫著劉嬸和張叔郎收拾,順便把紅封塞給他們,說了不少的場麵話。
劉嬸和張叔郎推磨著不要,江若硬塞給他們,“二位辛苦了,可都指望二位呢。”
兩人意思意思的推了兩下便收下了。
江若把剩餘的三個紅封給趙硯,那三人是漢子,他不好給。
趙硯把紅封拿著,塞給村長他們,還給他們各抓了一把糖,“三位都辛苦了。”
趙堯悻悻的端著空盆回來後,就跟宋禾拿著掃帚一起打掃院子。
大家忙活到後半晌,才收拾妥當。
趙奶奶跑回家拿了一個木盆,招呼都沒打,就進了灶屋。
中午的菜做的多,還剩下好多肉。
趙奶奶裝滿了一盆,抱著盆就走。
趙赫看到,皺了皺眉,聲音不快,“奶奶,你給弟夫說一聲。”
江若不在意這點肉,因為放不久,笑著打了圓場。
還跟萬重他們也說,“你們走了也帶些,天熱這些菜不好放,咱們分一分也不浪費。”
萬重想著是這個理,就沒讓。
“若哥兒,姑姑這就得回去了,地裡的菜還等著澆水呢,家裡麵還有好多活計沒乾完。”
“我讓趙硯去送你。”
“哪用這麼麻煩,我一會兒到村口去,看到有回村的牛車趁著也就回去了。”趙靜執意的說。
不過,她走的還是不放心的。
她心裡記掛著孫海鬨事這茬,生怕江若心裡麵不痛快。
她語重心長的說,“若哥兒,孫海那孩子鬨了這一出,你可彆往心裡去。硯子他心裡麵裝的可就你一個。”
江若一聽笑了笑,“姑姑,您放心,我相信自己的漢子。”
江若也想開了。
趙硯真要跟孫海成,那早就成了,不會等到現在才成婚。
趙靜看他這麼識大體,心裡麵彆提多高興了。
她心想,趙硯的娶得夫郎真是不錯。
江若也方方麵麵的合她心意。
她乘牛車回家時,江若還給她裝了些中午席上的剩下的菜,說,“您帶回去讓姑父也沾沾喜兒。”
趙靜沒有推辭。
兩家的關係親近,太客氣了反而不好,顯得生分。
送走趙靜後,江若進灶屋把晌午剩下的菜分了分。
他給萬重和宋禾都裝了一份,讓他們走了晚上帶回去熱了吃。
漢子們還在院子裡,中午辦席的桌子板凳都是借的,還展在院子裡,沒送回去。
他們也不急著送,坐著商量著萬山起房子的事情。
“我昨天就去找了村長,村長說有老房子的人批不了地,他讓我把老房子給推了,再起一座新房。我想著老房子推了,也就推了,反正泥巴屋也不心疼。”
“那找先生算了沒?啥時候推房子?”趙硯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