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硯往村長家跑了一趟。
他跟村長說了說今年的米價要作妖。
村長原本還沉浸在收的大米換高價的喜悅中,一聽他說的話,謹慎了。
讓自己的兒子孟良和趙硯跑著,一家一家的勸說,多多少少的留些米養家口過日子。
聽進去的人家留了一些,至於那些鑽進錢眼子裡的,還是把米賣完了。
收米的收完王嬸子家裡的,給了銀子。
王嬸子接過了銀子,瞧著天色不早了,就熱心腸的留他們在家裡吃飯。
為首的一個穿著藍色華服的年輕俊朗的老板,謙和的謝了她的好意,還向她打聽,“雙河村裡有一戶,好像漢子姓趙,夫朗叫江若的,你知道他家在哪嗎?”
王嬸子立刻點頭,“知道,知道。”
她看了看這位年輕俊朗的公子,想著他也是鎮上的,江若家也在鎮上,指不定的背地裡有什麼勾搭。
就十分熱情的帶著他去趙家。
這位年輕公子可是個大老板呐。
王嬸子見他收大米,給銀子都不帶猶豫的,有的不足斤兩,他還給人補了兩按成斤算,是個不缺銀子的。
果不其然。
王嬸子把他帶到趙家門口後,這位公子的小廝給了她半兩銀子的打賞錢。
可叫她心裡樂的開花了。
她在趙家門口喊,嗓門兒響亮非常,“趙硯家的,你出來一趟。”
江若不在院子裡,在灶屋燉魚呢。
趙硯回來後就把幾條魚給處理了,江若打算一條燉湯,一條紅燒,一條糖醋。
孫海在灶屋裡幫著他一塊兒做飯。
江若聽到聲響,擦乾淨了手要出去。
院子裡,修著雞棚的趙硯離得近,聽到聲音後就先出去了。
他到門口,看到收大米的人,認出來,一隻手握著大門就要關上,“我家大米不賣。”
收大米的年輕人笑了笑,“我不是來收米的。”
王嬸子搶著說,“他是來找你夫郎的,若哥兒,若哥兒呢?”
她喊著,頭往趙家院子裡探。
生怕自己鬨的動靜不夠響。
“找我夫郎?”趙硯聽後手從門上鬆開,認真的打量了他,發覺他的長相有點兒熟悉。
想了半天,想起來,他跟江夫人長得像!
這人自報家門,“我姓江,單字晗。”
趙硯一聽,忙請他進來。
江晗帶著一行人進到院子裡。
王嬸子反應了一下,這公子姓江?
趙家的院子裡乾淨整潔,打理的好,一看就知道主人家是愛乾淨的。
江若在灶屋裡,往外麵一探頭,看到江晗,愣了愣,跑出來,“三哥。”
江晗來雙河村收大米前,回了一趟鎮上的家裡,偶然聽到家中幾個庶哥兒嘲諷江若嫁到了村裡,就問了自己的母親他嫁的哪個村,順路來看看他。
江晗不常在鎮上住,跟自己的爹娘也是勉強熟悉,跟江若就更沒什麼兄弟情分了。
就是聽到家裡的幾個庶哥兒說,他嫁進村裡,日子苦的都過不下去了,就想著要是他願意,就帶他回鎮上。
江若長得不差,在鎮上尋,還是能尋到好人家的。
他瞧著江若乾淨的穿著和紅潤的臉色,想著他過的還是不錯的,就歇了心思。
“我這次回來,才知道你嫁到了村子裡,日子過得可好?”江晗問他。
“好的,好的。”江若笑著說,請他們坐下。
江晗不常回鎮上,跟江若也不似彆家兄弟那麼熟悉。
單就問了問他的近況。
江若都說好。
孫海從灶屋出來,給他們倒了茶水。
農家人是不買茶喝的,孫海泡的是山裡的花茶,喝起來味道甘甜清香,彆有一番醇厚。
江晗品了兩口,就覺得這茶淳樸,彆有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