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
鎮上的官差趕著牛車,來村裡收糧。
村裡人賣米時,沒忘記要交稅。
有的人家米賣多了,留下的都還不夠交稅呢。
隻能花錢去買彆人家的。
這個時候買米就要坐地起價了。
可讓一些人後悔死了。
米留的多的人家,收他們十五文一斤。
村裡麵還有幾戶,家裡人多地少的,米一交,家裡日子就不好過了。
他們家裡麵的年輕漢子為了生計,也硬著頭皮進山去了。
趙硯對此並不意外。
每年村裡都有進山的人,但每年也有把命都在山裡的。
山裡的銀子隻會更不好掙。
孫家,孫海他娘花了二兩銀子加二百五十文,買了一百五十斤大米交稅,可把她心疼壞了。
她家裡的田,總共才出了三百六十斤的米,賣了三兩多銀子。
這一下就出去了一大半。
她手裡就餘下一兩多的餘銀,就這還要交六百文的人頭稅!
要是海哥兒沒嫁出去,她要交的就更多!
她出門打聽,也才知道彆人家一畝水田能出三百斤的大米!
這才知道自己被收米的坑了!
快把她給氣死了!
家裡麵,孫爹指責她,“看看你賣的米,虧到姥姥家去了!”
孫江見一兩銀子都沒落到手裡,也惱火,“就你這麼敗家,我什麼時候能娶夫郎?”
“你們不去收大米還怨我?不是我找收米的人來收,大米早就爛在田裡了!”孫大娘叉著腰跟他們吵。
孫家人吵了一上午。
隔壁,孫寧聽的煩了,出門吆喝,“吵什麼吵呀?這麼想要銀子,去問孫海要就是了,嘉哥兒可說了,他大哥上次進山裡那麼多天,可是賺了十多兩呢,趙岐肯定也不少分!”
孫家人一聽,眼睛骨碌骨碌的轉。
趙硯今天沒進山,等著官差來家裡收糧。
他家的人頭稅和米給的利索,不費什麼功夫,給完之後,既不哭鬨又不拍著膝蓋喊。
官差收完都還挺不適應。
他們一家一家的上門去收。
到了萬重家裡。
萬重站在草棚門口,看著他們,有些茫然,“我家交的不是商稅嗎?”
萬山天南地北的跑鏢,是要去縣裡開據的,戶籍上隻能報商稅,商稅收的早,上次官差來的時候,萬山就已經把七兩銀子給交了。
官差拿著戶籍冊子說,“你家裡有兩畝地?”
萬重點點頭,“可我家的地給二叔一家種了。”
“戶籍冊子上記著你家有地,你就要按照田畝交稅。”官差說。
萬重慌了,強行鎮定的說,“官差大哥,我弟弟今日不在家,上次也沒來家裡說要交地稅,我也沒準備,要不您先上彆家去收?我先去我二叔家把米要來。”
“成,那你可要快些。”
萬重鬆了一口氣。
他跑到二叔家裡。
二叔不在家。
二嬸一聽,他是來要地稅的,臉色一拉,扯著嗓子喊道,“沒有,我家的米全賣了!地稅要收的米還是買的呢。”
“二嬸,你家的米賣不賣我不管,可你家就是種了我家的地,就是要交稅!”
“我家的稅交過了,官差上你家來收,你自己想辦法去!”萬二家的就是不給。
今年稅交的重,她家賣米又賣的多,那還有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