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夫郎都操心起養家的事兒了,趙硯怕江若多想:“若哥兒,你漢子肯定能養得起家。”
江若點了點頭:“我知道,可咱得多為娃娃以後攢點。”
莊稼收成完全是看老天爺賞飯,家裡種的稻米也沒怎麼賣,幾乎都是留著自己家人吃的。
要是來年莊稼顆粒無收,家裡麵的餘糧也吃不久。
有了彆的營生,到底心底不慌。
既然江若想種,趙硯肯定是聽夫郎話的,當天就去找了村長。
村裡麵的池塘,有幾個,但每個都大小不一,池底的泥也不一樣。
趙硯親自去看了幾個,然後選了一個靠近河流的,泥好的,足足有六畝的,這樣旱季了方便引水。
村裡麵的池塘都是公家的,誰家想要,都要拿銀子來買,就跟買地似的。
不過,雙河村的人,之前沒人想過買池塘。
萬山是頭一個。
趙硯是第二個。
池塘不比村裡麵的地,旱地要二兩銀子一畝,水田要三兩銀子一畝。
池塘的話便宜多了,一兩銀子二畝。
趙硯選的六畝多,都是村裡麵的人,村長給他算成了六畝,收了他三兩銀子。
趙硯把銀子交給村長,村長給了他一張類似於地契的紙,蓋了村裡麵的印章,讓他收好,還說這就是憑證。
村長賣地的銀子也是要交到鎮上的衙門的。
而且,村裡麵的池塘,原本是公家的,賣了後,衙門的人會在池塘的最前麵,立一塊牌子,這樣大家都知道誰把這個池塘買了。
趙硯當天買了池塘,第二日衙門的人就來了村子裡麵,由村長領著,在池塘前立了一塊趙硯家的牌子。
衙門來立牌時,村裡麵的人好多都來看熱鬨。
“可不得了,趙岐跟萬山買了一畝地養豬,趙硯買了這麼大一片池塘,趙家這是要發達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趙家再發達能有梁家發達?”有人問。
這人一問,大家都笑了。
趙家咋能跟梁家比?
梁家可是村子裡麵公認的最有銀子的大戶!
也來湊熱鬨的璐姐兒,聽到這話,仰了仰臉。
燕哥兒跟著璐姐兒一塊來看熱鬨的。
燕哥兒自從跟方捷的事吹了以後,村裡麵有不少人上梁家去給燕哥兒說親。
若是以前,村裡麵人是萬萬不敢上梁家去的,畢竟梁家可是村裡麵的大戶。
現在情況可不一樣了。
燕哥兒已經沒了清白,都算是二嫁了,哪還有的他挑?
村裡麵人就去了梁家,可全都被璐姐兒給擋了,說她家燕哥兒心裡麵受了傷,以後不嫁了。
上門的人就嘲她:“現在不嫁,到了年紀大一點,真就嫁不出去了,到時候可咋整?”
璐姐兒笑了笑,說:“嫁不出去就嫁不出去了,方家可是給了燕哥兒三百兩銀子,也夠他以後活了。”
上門的人一下子就噎了。
其實,讓她們上門來梁家說親的漢子,心裡麵咋可能不介意燕哥兒沒了清白?
之所以讓人上門來梁家說親,說白了就是惦記燕哥兒手裡頭的三百兩銀子。
想著燕哥兒以後進門了,因為自己當哥兒時不清白,肯定要低人一頭的,要帶多多的嫁妝,在婆家才有底氣。
誰知道璐姐兒和燕哥兒的眼光高,壓根看不上村裡麵的人。
喜歡哥兒逃婚後,投親路上覓良漢請大家收藏:()哥兒逃婚後,投親路上覓良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