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開沒有聽懂。
先生說,將許多災厄融合為一體,變成如今這樣強力的【祭司】,就是為了消滅它?
至少從目前看,不應該是更難消滅麼?
先生微笑著看了他一會。
“你要對付【祭司】,這個問題上,可以延伸出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每個災厄,都會有一個名字?”
“第二個問題,李賀告訴你儒家典籍中的秩序、或者說義理,並不完備。那他所說的秩序和義理,又是什麼?”
“我不知道。”
為了稱呼災厄,給它一個名字,不是理所應當的麼?
總不能都寫個編號,然後大家都稱呼它的編號吧。
“名字能夠將一個事物與其他東西區分開來。”先生說道:“同時名字也是一種定義,當我們稱呼一個東西的名字時,這個詞語是固定地指向一個事物。”
就像我叫葉開,而先生叫李耳或者老子,有了名字就能區分開我們兩個人……
如果沒有名字呢?
“但是,即便沒有名字,先生和我也仍然是兩個不同的人。”葉開說道:“這是否意味著,名字隻是一個代號?”
“不錯。會根據我的話思考了。”
先生微微點頭:“你沒學過語言學吧?”
語言學又是什麼?
葉開即便是在大學裡,選修課程的時候,也沒見過這一門。
“沒有。”
“在語言學中——具體來說,是結構語言學中,可以通過能指和所指來表達一個事物。”
葉開知道,先生肯定為了便於理解,做了一些簡化。但他已經開始發蒙了。
“能指,代表的是我們通常稱呼事物的名字,而所指,則是代表了這個事物的抽象概念,你可以理解為定義。”
“例如,你叫葉開,那麼能指就是【葉開】這個詞語及其發音本身,所指則代表了你這個人的概念,包括形與神,更進一步也可以包括你過去的經曆和記憶等等……二者相聯係,那麼當有人說【葉開】的時候,就會指向你。”
“二者的關係,你也可以用形與神去理解。”
聽起來怪怪的,畢竟是用自己作為例子……但葉開大致明白了。
“所以,本來在抽象概念上相似的災厄,統一用一個名字,就會……統一成一個?”
“大致如此。”先生說道:“形神之間相互影響,同樣的,能指與所指之間也會相互影響。當有了同一個名字,人們對它的看法和定義就會趨於一致,但人對於災厄的印象……”
先生停頓了一下,葉開接上。
“會影響到災厄?就像是人類的想象結合了【特異點】,就會成為實際存在的災厄……”
“不錯。”先生說道:“災厄產生的過程,就是人類想象力,對無形無神的【道】進行了定義。”
“名字原本作為【能指】,不會對【所指】產生影響。但是,【祭司】這個名字,在人類的語言中,是有著特定概念的,因此會反過來影響災厄的定義。”
“能指與所指,二者通過人的語言緊密聯係,相互影響,名實相副。”
名與實,形與神,能指與所指。
形神相即,形質神用。
葉開的思維發散開來。
之前範縝說,之所以用【守山人】的形象出現,就是因為形神相互統一,相互影響。
而他不想受到這種影響。
使用了彆人的身份,就會受到“形”的影響,所以張角會以愛泡茶的中年人形象出現。
李賀,賈思勰,王莽,劉秀……每一個仙人都多少受到了他們所借用的【形】的影響。
所以,【祭司】現在的形象,就是統一名稱後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