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開有範縝的微信。他打了一行字,猶豫一下,加了個比較正式的稱呼。
【葉開:範先生,上次見麵,我看到山上有許多樹種存在問題。現在我所在的世界碎片中,同樣出現了樹種被替換的情況。】
【葉開:[圖片]】
他將剛才拍攝的、路邊發生物種改變的植物照片,發了過去。
【葉開:這裡有一個新生不久的災厄“祭司”,我發現它與未來人類“毀滅世界”的念頭有關,不知是否是它導致的?】
如果是比較熟悉的仙人,例如某個姓李或者姓張的,再不行姓王或者姓劉……
葉開說話都可以稍微隨便一些。
但是範縝,兩人就隻見了一麵,實在不算熟悉。
不是熟人,還是不能太隨便。
【範縝:“祭司”啊。那你應該已經知道,名實與形神,是相似的吧。】
【葉開:是的。另外先生也已經告訴我,人的觀念和邏輯就是秩序。】
範縝能夠知道自己的學習進度……猜的?
搞不好,是他們都這樣過來的。先生每次回答一個問題,大家在類似的階段遇到的問題也相似……
不過沒想到吧,先生給我的培訓進度比較快!
我問了一個問題,先生解答兩個!
上次耍了小聰明,先生並沒有怪罪,這次的解答,還比之前更詳實、更豐富了。
可見先生是多麼重視葉老板。
【範縝:名實之間,存在逐一對應的關係。但,如果將這種關係打亂,名實不副,會怎麼樣?】
【葉開:會變成現在的樣子?】
先生之前說,給災厄起名,可以借助名字,將它的一些特征確定下來,從而便於對付。
當時葉開覺得,可以使用一個比較弱的名字,給災厄創造出一個本來不存在的弱點。
但先生指出,如果【能指】與【所指】差彆太大,就會反過來被汙染。
【葉開:但名實不符,也會相互影響,相互汙染。】
【範縝:那會有什麼結果呢?】
什麼結果?這跟自己麵前的植物有關係麼?
葉開有點不能理解,他覺得範縝在打啞謎。
這年頭謎語人怎麼那麼多啊。
但還是要哄著範縝,把對話繼續下去。他還想知道為什麼這東西會發生變化。
以及,能不能從這變化中,找到一點頓悟的契機?
“當然是會導致定義的改變……”
他在輸入框中打了半句,忽然想到了什麼。
形神相即,名實相副。
如果名實之間偏差太大,就會相互影響,直到形成一個穩定的定義。
就像自己之前想到的,【惡龍】與【飛天大耗子】兩個詞語,用在同一個災厄身上,當然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因為災厄本身就是人的念頭、想象,在【特異點】作用下產生的,自然也會受到人類念頭的影響。
那麼如果在它穩定下來之後,再換個名字……
就會導致這個名字原本指代的含義,也會受到相應的反作用汙染,二者會逐漸趨同,直到名實相副。
就像公主這個詞語,在古代很高貴,在現代則會被掃黃。
就是因為,【能指】與【所指】之間,相互適應,達成這樣的最終效果。
那麼,如果這種改變廣泛地發生……
一切詞語都會失去其原本的意義,一切的“實”也都會變樣,變成一片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