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起來還有一些史詩感。
隱藏在曆史背後的戰爭,無人知曉、卻有著所有人參與的心智防線……
這戰爭發生在每一個角落,也不發生在任何地方——
因為它發生在每個人的精神中,在每個人的念頭裡。
而支持著這場戰爭的,是熠熠生輝的人類群星,他們有的為眾人所知,有的名聲不顯,但他們的思想和理念,就是戰爭中人類的武器。
葉開的曆史知識比較匱乏,隻知道一些比較有名氣的人物,但即便如此,當將這些人串聯起來的時候,也會發現——凡是在曆史上留下正麵形象的人物,無論其作為如何,最終都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
尤其是學者們——他們的研究成果無論大小,都讓人類對世界的設定更加完整,世界更加穩定。
葉開有些理解——為什麼最初遇到的幾個仙人,對自己堅持唯物主義這一點,不置可否了。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唯物主義本身也是一種唯心主義——心外無物。
“科學”的設定,將世界的一切囊括在其中。越來越縝密和細致的理論,能夠解釋和推測越來越多的現象。因此人們對科學的依賴越來越高,越來越相信。
而當人們相信一切都有解釋,那麼這一切就會真的有解釋。
直到抵達科學的邊界——“觀察者效應”。
對於觀察者效應,葉開也大致能夠理解。這應該是整個【科學】框架尚未達到的地方,也是【秩序】尚不完善的地方。
因此,在這裡,個人的主觀意識,就能夠對結果產生影響。
但這裡,仍然有些不便於解釋的地方。
“剛才的記憶碎片中,有個問題我還是沒搞清楚。”
葉開說道:“世界末日,是因為有人越過了科學的邊界嗎?”
因為科學的邊界被越過了,所以人們不相信科學了,因此秩序崩潰。
齊野搖搖頭。
“不是。”
“隨著人類對科學的研究和拓展,科學的邊界其實也是在不斷拓展的。”他說道:“接觸到科學的邊界,根本原因在於,研究進度超過彆人太多了。”
“所以在對應的區域,還沒有足夠的秩序支撐,如果不慎越過,自身的念頭就會對那一片區域產生顯著的影響。”
哦,原來如……原來個啥啊,黃建這麼厲害的?
不過沒事,現在我是他的老板。
“那末日是怎麼來的?”葉開說道:“在【秩序】還存在的地方,【特異點】應該不會出現吧。”
“你這樣想,說明你對【秩序】的理解還有所欠缺。”
齊野有些得意。
能給葉開講這麼多,當然不是他本來就懂。
不懂可以學嘛。
他隨時請教先生,何況學習時間也比葉開要長許多,知識儲備更多實在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這就是高年級學長的自信!
“隻要有足夠的人形成共識,【秩序】就會出現。”
“【科學】是一種【秩序】,但【秩序】並非一定就是【科學】。”齊野說道:“在凡人還可以修煉術法神通的時候,世界的秩序也是完備的,隻是沒有如今這樣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