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母仔豬的質量明顯要比上一批母仔豬的質量高,但最後的競拍價格沒有相差太大,控製在一千以內。”
江凡皺了皺眉頭,根據兩批仔豬的競拍,他發現,有些東西遠比他想象中的更加嚴重。
這批母仔豬最高成交價在五千五鬼幣,品相極好,豬仔也乾淨整潔,可以明顯看出賣豬人是有在好好飼養母仔豬的,雖然比不上公仔豬的飼養,但肉眼可見是比上一批的母仔豬要好得多。
可在如此好品相上,僅僅隻比上一批仔豬成交價多了一千。
這還是隻算四千五底價與五千五的成交價,五千底價與五千的成交價相比。
要是按照實際的成交價對比,隻多了五百。
而品相好的豬,相比差的豬,僅僅隻在全部賣光的上占了較大的差距。
“這說明,母仔豬的品相,並不真正影響價格,最終售價。”
“換句話來說,無論是否好好喂養,母仔豬都廉價。”
“在精心飼養,與,達到存活最低條件飼養,兩者飼養所出欄的母仔豬價格相差不大,那麼,無論賣豬人是否想要好好飼養母仔豬,都會因為市場價格,而改變飼養方式。”
“畢竟,把多在母豬仔身上花的成本,時間,去飼養公仔豬,明顯收益更大。”
江凡凝眉,少數的堅持者會不自覺的偏向大流。
這樣下來,會惡性循環。
惡性循環的後果導致,母仔豬市場價格持續性低迷,少數精心飼養者賣豬人也會逐漸放棄,從而將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公仔豬身上,造成母仔豬隻配低質量方式飼養。
低質量方式飼養,不值錢,再加上人們剛需公仔豬。
這不僅僅是表麵上的問題了。
就像他剛剛想的一種結果那樣。
飼養者很有可能在母仔豬出生的時候,就將其殺死。
母仔豬的需求不大,購買者不多,售出以及飼養的數量也會越來越少。
“換句話來說,母仔豬在幼年時期就已經不受人歡迎,持續性縮小其市場價格市場需求,飼養環境以及殺死心態。”
“在這樣的整體上,母仔豬想要成為一頭合格成年母豬的概率就更低了。”
“市場上售賣的母仔豬數量少,常年母豬數量就更加稀少了。”
“難怪,表叔給的紙條上說,買豬人會來鬼集市上買母豬回去配種。”
“畢竟,大家都去購買公仔豬了,母仔豬沒有購買沒有養殖,自然缺少成年母豬配種。”
江凡暗暗點頭,看來,養豬並不是僅僅隻有公母仔豬分開差彆飼養。
差彆飼養公母豬隻是最基本的飼養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