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幼兒園,空氣裡都飄散著一種周末將至的輕快。孩子們似乎比平時更加活潑好動,小臉上洋溢著對兩天假期的期待。
蕭瀟按部就班地進行著一天的工作。帶領孩子們唱歌、分發點心、組織戶外活動、安排午睡。
午休時分,孩子們漸漸入睡。張老師在輕聲整理著玩具,蕭瀟得以片刻喘息。她坐在教室角落的小椅子上,揉了揉有些發酸的脖頸。
手機在口袋裡震動了一下。
她拿出來,屏幕亮起,顯示發信人:薑譯哲。
她的指尖微微一頓,隨即麵無表情地劃開。
【瀟瀟,周末有時間嗎?明天能不能見一麵?就在我們以前常去的那家星悅商場,喝杯咖啡,好好談談,行嗎?我有很多話想跟你說。】
文字裡透著小心翼翼的懇求,甚至能想象出他打字時蹙眉糾結的樣子。
星悅商場。那裡有他們太多回憶。第一次約會看的電影,一起逛過的書店,她耍賴要他夾了好多幣才抓到的娃娃,還有那家他總是嫌甜但她很喜歡的甜品店…
回憶像潮水般湧來,帶著溫暖的底色,大概是殘留在這具身體裡邊原本的記憶。原主對於薑譯哲出軌這件事情自然是感到萬分失望的,但是她還是沒有辦法放下這段感情,畢竟兩個人曾經在一起的那段時間的確像他說的一樣美好。對於原主來說,她在內心深處並不是希望這一切都沒有存在過,而隻是單純的希望對方出軌,還有兩個人感情鬨掰的這件事情從來都沒有發生過。
這大概也是為什麼在她重生了一次之後會選擇原諒對方的原因。
說起來,薑譯哲在這個時間點出現,本身就是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他的糾纏,是否會被暗處的殺手利用?一次又一次“意外”會不會和他有什麼聯係?或者說與他到底有沒有更深的關係?赴約,是否等於將自己暴露在未知的危險中?
但另一個聲音在微弱地反駁。如果…如果薑譯哲真的和這一切無關呢?如果他隻是單純地想挽回?或許,從他那裡能側麵了解到一些信息?這對於完成任務也有很大的幫助。
拒絕是最安全的選擇。但安全,往往也意味著停滯不前,意味著無法打破這無限死亡的循環。
她需要變數。需要主動出擊,從任何可能的渠道獲取信息,哪怕需要冒一點風險。
整個下午,蕭瀟看似專注地帶著孩子們做遊戲、讀繪本,但內心的天平一直在搖擺。風險評估、信息獲取的可能、薑譯哲的可信度…各種因素被反複權衡。
放學時間到了。孩子們歡天喜地被家長接走。教室再次安靜下來。
蕭瀟拿出手機,看著那條未回複的消息。指尖在屏幕上方懸停了片刻,最終落下。
【好。明天下午兩點,星悅商場一樓咖啡廳。】
她選擇了赴約。像一個冷靜的賭徒,押上一定的安全籌碼,去博取可能破局的信息。
消息發送成功。幾乎立刻,對方狀態顯示“正在輸入…”,然後跳出一條回複:
【好!一定!明天見!謝謝你能來!】
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那頭的欣喜若狂。
蕭瀟沒有再看,鎖屏,將手機放回口袋。臉上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
收拾好東西走出幼兒園,傍晚的風帶著一絲涼意。
剛準備走向地鐵站,蕭瀟就聽到身後傳來急促又充滿活力的腳步聲。
“蕭瀟!等一下!”
她回頭,看見林宇挎著他的運動背包,三兩步就從走廊那頭跨了過來,臉上帶著他標誌性的、有點過分明亮的笑容。經過快餐店那次之後,他在幼兒園裡見到她,似乎更自然熟稔了些。
“有事?”蕭瀟停下腳步,語氣一如既往的平靜。
“那個……”林宇撓了撓頭,似乎有點不好意思,但眼神很亮,“為了感謝你上次‘救命之恩’,我請你吃晚飯吧?就小區門口那家新開的麻辣燙,聽說味道挺正的。”
他特意強調了“救命之恩”四個字,帶著點自嘲和玩笑的意味,眼睛期待地看著她,像隻等待投喂的大型犬。
蕭瀟下意識地想拒絕。她習慣了一個人回家,隨便煮點東西或者點個外賣,看會兒書或者備備課,然後休息。與人約飯,尤其是這種帶有“感謝”性質的社交,不在她的計劃內。
“不用破費,真的隻是舉手之勞。”她婉拒道。
“要的要的,”林宇卻很堅持,“我心裡過意不去。而且你看,我們都鄰居這麼久了,居然都沒一起吃過飯,說不過去啊。那家店很近,吃完就走,絕不耽誤你時間。”他語速加快,生怕她拒絕,“再說了,一個人吃飯多沒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