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同誌,”
趙明緩緩開口,目光在麵前的兩位執法人員臉上逡巡,
“身為警察,我們肩上扛著的,是保護人民安全、伸張正義的職責。”
他頓了頓,語氣更加懇切:“無論是隊長還是普通警員,群眾的利益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這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義務。”
“當群眾遇到困難,受到傷害時,”
趙明提高了聲調,“我們理應第一時間站出來,查明真相,公之於眾,讓正義得以伸張。”
“當然,”
他話鋒一轉,
“有些案件的真相,遠比表麵看起來複雜得多,這就需要我們這些破案人員去抽絲剝繭。”
每說一句,趙明都會抬眼看看對方,確認他們是否在聽。
那兩位執法人員倒也配合,沒有打斷,隻是靜靜地看著他。
趙明感覺鋪墊夠了,這才將話題引向核心:
“但在破案過程中,光靠我們幾個人是遠遠不夠的。不僅需要群眾提供線索,更需要大家的積極配合。
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單憑警局內部的力量,有時會力不從心。”
“趙明同誌,你到底想說什麼?”
其中一位辦案人員顯然有些不耐煩,打斷了他的話,
“如果你想為林弦辯解,那就不必了。林弦沒有公職,也沒有破案經驗,這是明擺著的事實。”
說完,他還重重地咳嗽了一聲。
“聽我把話說完!”
趙明皺緊眉頭,但努力壓住了火氣,
“最近幾個案子,林弦都立了大功。可以說,沒有他的幫忙,根本不可能這麼快結案。”
他坐直身體,掰著手指,開始細數:
“就拿周教授的案子來說,是林弦發現了那些被我們忽略的細枝末節。在他的提醒下,我們才找到了殺害周教授的關鍵證據。
為此,周教授的夫人還專門向林弦表達了感謝。如果你們不信,大可以親自打電話求證。”
“還有夏思敏的案子,林弦也出了大力氣。正是因為他提供的線索,我們才順藤摸瓜,查出了張成挪用孩子們愛心基金的真相。”
趙明深吸一口氣,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
“我承認,林弦不是在職警察,但他那縝密的心思和觀察力,絕不輸於警局裡的任何一個人!”
他一口氣說了這麼多,目的隻有一個:
讓這兩人相信,林弦並非毫無破案經驗的外人。
然而,儘管他列舉了這麼多事實,但那兩位執法人員看向林弦的目光,依舊充滿了審視和排斥。
其中一個放下筆,合上文件夾,推了推眼鏡,鏡片後的目光顯得有些冰冷:
“趙明同誌,你說的這些,我們調查過,事實確實如此。但是,林弦終究是‘外人’。”
“怎麼能是外人?”
趙明急了,忍不住反駁,“我們辦案的那幾個人,都把林弦當自己人!”
對方卻擺擺手,示意他不要打斷。
“沒有公職在身,不屬於職業警察,不是外人是什麼?”
他語氣平淡,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定論,
“破案調查是警察的職責,你讓一個‘外人’參與,本身就違反了紀律,又何談‘幫忙’?”
“更何況,”他話鋒一轉,帶著明顯的嘲諷,“就算是幫忙,恐怕幫的也是‘倒忙’吧!”
此話一出,旁邊的執法人員立刻附和:
“沒錯,俗話說,專業的事要由專業的人來做。他不是專業人員,參與進來,必然會出現很多漏洞,搞不好,之前破的案件都得推倒重來,甚至可能是錯誤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