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哪!老天的餡餅不要錢的嗎?怎麼出門又碰到這個好事?找上孫主任,除了紙和筆,還要了把尺子,爐子供銷社就有賣的,取出來一個,量完內徑和高度,李旭東開始了第二次設計,用腳踩的,用手按壓的,畫完圖紙,又準備騎著車跑路,孫主任死活不讓走,一定要和他喝一杯,直言自己是李旭東的福星。兩次來門頭溝都設計出了好東西。
沒多喝,就二兩,李旭東兩世為人,知道花花轎子眾人抬的道理,多栽花,少栽刺。表示會讓孫主任沾光。說完,又直奔南鑼巷供銷社。
馬主任看不懂沒關係,隻需彙報上級,聯係軋鋼廠就夠了。
藕煤機還沒做出來,婁半城出現了,朱副主任也來了,就連機械工業部也來了幾名專家,手動十二孔藕煤機製作出來。專家在軋鋼廠找了兩百斤煤,又稱了六十斤黃土,加水充分攪拌,開始製煤。
婁半城嫌蜂窩煤在自然條件下乾得不夠快,沒關係,軋鋼廠有鍋爐房,在旁邊隨便烘一個晚上,保證乾得透透的。
十來個人在軋鋼廠吃的小灶,何大清的手藝沒得說的,比李旭東這個半吊子還是強上好幾籌。李旭東的水平在一般人之上,何大清作為專業廚師,又是譚家菜的繼承人,水平自然是最高的那一檔。
酒足飯飽,幾個專家的疑問來了,“加這麼多黃泥是什麼意思呢?”
“是為了增加煤炭的黏性,正常的煤球,火鉗一夾,煤塊很容易散碎,加了黃泥之後,不僅是不容易碎,還能保溫很久,更重要的是,煤炭也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用一點就少一點,我們節約下來的煤,也能讓子孫後代多燒幾年。”供銷社的朱副主任和馬主任恨不得對李旭東刮目相看。
可有個專家斜著眼睛瞟了李旭東一眼。
建國初期,所有的領導都認為需要向西方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分子吃香啊。
李旭東知道他們都是大學畢業的專家,看不起工人群體也是正常的,這種人不值得李旭東生氣。
“信不信的沒關係,我們明天試過就知道了”李旭東心裡還是有點生氣,專家了不起,了不起不還是要吃大米!
專家關心一公斤煤炭燃燒了多少卡路裡,他們和老百姓關心的不同,老百姓需要的是打開火門煤炭燃燒又旺又持久,需要的是晚上的一爐煤能保持到第二天早上,捅開火門又能做出一頓早飯。節約用煤就是節約用錢。
李旭東又起了個大早,仍是幾十年不變的軍體拳,虎虎生風的感覺。也不知道是軋鋼廠上班的哪位工友透露出去的,都好奇的問他發明了什麼東西,李旭東也隻能回應,“就是個小東西,幫農民兄弟剝玉米粒的小機器。”
虛偽一點的說句恭喜,敷衍的就是一個字“哦”。有人居然還跟他說這東西沒什麼用,農民兄弟一年有大半的時間是休息,多的是時間處理這些玉米粒。那一天能完成的工作何必要做上三四天呢?明明能用機器做的事何必要用手呢?
軋鋼廠裡,四隻家用小爐子一字排開,兩隻爐子用老式煤球,兩隻爐子用新式藕煤,同樣的操作,燒水,煮飯,炒菜,家裡怎麼用煤的,現場就怎麼用,上午到下午,老式煤球在同樣的重量測試下,都熄火了,新式煤球還在繼續燃燒。
很多時候,事實勝於雄辯。三塊蜂窩煤終於燃燒殆儘,煤灰用火鉗一夾就起來了,不粘連,使用起來也很方便,不用像老式煤球一樣夾得到處都是煤灰。
晚飯又是軋鋼廠請吃小灶,李旭東今天雖然不怎麼開心,但是也扛不住肚子餓啊。
婁半城今天特意留下來作陪,“小李,你有沒有興趣到我們軋鋼廠來,我打算高薪聘請你,工資按工程師的標準,一個月我給你開一百五十萬,另外我個人再獎勵你一輛自行車,你看怎麼樣?”
“婁總,十分感謝您的好意,錢是個好東西啊,您可以投資未來啊。”李旭東很隱晦的說了這句話,聽不聽得懂就不是他關心的事了。用後世人的眼光看前世的時代,哪怕這個人是頭豬,也不會踩上任何一個陷阱。
婁總若有所思的看著李旭東,有了結交的意思,“那咱們就做朋友吧,你隻要有任何需要軋鋼廠的地方,我們軋鋼廠鼎力支持。”
說罷,站起身子,朝李旭東伸出一隻手,李旭東也忙不迭的站起,握了握婁總,“婁總是長輩,我還是叫您婁叔叔吧。”眼裡全是真誠。
朱副主任和馬主任也連連鼓掌,眼裡滿是欣賞,一個年輕人,不為金錢所動,也不為權勢折腰,有氣節!
四合院裡,很多婦女都在議論,“這李旭東發明的是啥呀,剝個玉米還要用機器,我們農村人哪有那麼金貴,都是用手。”
“哎,我聽說他還發明了什麼做媒的機器,這做媒不找媒婆找機器,哈哈哈哈”
張叔已經幾天沒有和李旭東好好交流了,聽著外麵扯老婆舌的人在議論自己的侄兒,也坐不住了扯開屋門,對外麵喊了一句“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下可就炸了鍋了,膽小的馬上就走開幾步,膽子大的賈張氏就開始回嘴了,“我們又沒說錯,憑什麼喊我們滾,你自家侄兒發明了亂七八糟的東西,屁用都沒有,還不能說啊,我偏要說。”
潑婦之所以是潑婦,因為她總會把自己當成正義的一方,然後用她的歪理邪說把你打倒,因為她讀書少,素質低,她就蠻橫無理,因為她歪曲事實,讓周圍的群眾覺得她很有道理。
張叔居然講不過賈張氏,所有得了張叔家饋贈的住戶,沒一個出來幫忙的,有的人是確實不知道,有的人明明知道,也不出來講句公道話,張叔也沒想過退讓,氣氛也就僵持著。
李旭東從院門進來,看著氣鼓鼓的張叔,輕聲問了句,“叔,這是咋了?怎的氣成這樣?”
“她們說你壞話!”張叔的氣一時半會兒消不了,居然被潑婦欺負了,
李旭東也不想和潑婦吵架,惡人自有惡人磨,以後再收拾她,心裡默默給賈張氏畫了一筆。
“叔,嘴長在彆人身上,咱不生氣,沒什麼大不了的,過幾天大家就清楚了”伺候張叔躺下,外麵的聲音也小了許多。
“旭東,你那個做煤的機器到底好不好用啊?”張叔的關心還是讓李旭東一陣溫暖,哪裡有沒用的機器哦?!
“叔啊,您說要是全國都使用我這個搖把式脫粒機,能不能替國家節約出大把的時間?”
“那是當然的,你發明的機器又怎麼會沒用呢?”
“所以啊,叔,你要相信我,我會很能乾的。”倆人在夜裡聊得很晚,張叔不知道後世知識訊息的發達,李旭東則是憑借超越時代的訊息抄襲,雖然很多東西記不全,但是後世的見識有多寬廣,這個時代的人是不可能相信的,他們隻會認為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