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啊,晚上想吃什麼?”
“大哥哥,你做的菜比哥哥做的菜好吃多了,你為什麼不批評哥哥,反而還表揚他啊?”雨水估計早就想問這個問題了。
“那你爸爸做的菜比大哥做的菜好吃,對不對?”
知道迂回這個問題了,可見小雨水得情商很高,“爸爸是專門做吃食的,大哥哥又不是,而且,大哥哥做的飯隻比爸爸差一點點,比哥哥的水平高多了。”
“哥哥還小,他還在學習怎麼做菜,我們要是不讓他做,那他就永遠都不會做,然後我們天天讓他做的話,他就能熟能生巧了,你說對不對?”
點點頭,雨水望著李旭東無精打采的樣子,“大哥哥,你是沒睡好嗎?要不,我來煮飯吧。”
懶癌現在已經無可救藥了,想了想,“小雨水,你等一下,哥哥去倒座房去一下。”李旭東想起了搬救兵的事兒。
五個板車兄弟,沒一個會做飯的,都是回家吃現成的,李旭東隻覺得無力,找個保姆,我要找個保姆,我一定要找個保姆。可惜他自己也知道不現實,今晚還是出去吃罷。
熬到院子裡的人都下班回來,閻嬸也把藥碗拿來了,張叔也帶回兩個飯盒,叫上雨水一起吃,李旭東隻覺得口裡吃什麼都味同嚼蠟,匆匆咽下一個饅頭,和張叔聊了幾句,倒頭就睡,張叔收拾房間的時候又看到一張房屋的圖紙,知道這小子精神都快熬乾了,出門找一大爺去了。
易中海覺得房子裡麵修廁所,堅決不同意,但是可以問一下各家,還想著開個全員大會,被張叔製止了,開玩笑呢,我侄兒剛睡著,我會讓你吵醒他?接著,又說了另一個事,蜂窩煤的問題。
家裡請人在做蜂窩煤,比煤球還好燒,我們自己家裡已經夠了,旭東想給龍太太和傻柱子家裡一些,但是明天之後,就沒人做煤了,想問問有沒有什麼辦法?兩人一起去了倒座房,煤還有很多,做好的煤都碼在隔壁房間了,這是張叔自家的,足夠半年的分量。
張叔的意思很明確,整個大院裡要照顧的人現在就龍太太和何雨柱兩家,誰用這煤都行,但是得三家平分。除了這兩家,家家都有壯勞力,想省錢可以,出力唄。
“那我問問,明天再答複你,要不,還是明天開個全院大會吧,這樣也公平一些。”易中海本想讓自己徒弟來做煤的,又怕賈家那個厲害寡婦生事。
“行,明天開吧。”張叔很淡然。
賈家,賈張氏心裡了開了花,明天媒婆就帶人上門了,一定要讓姑娘滿意,最好年底就結婚,明年就能抱孫子。就是房子小了點,就兩間房子,比剛來的那對叔侄的房子小了太多,想得心裡不痛快,又想起了易中海,這是她兒子的師父,跟他說說,看看有什麼辦法。
“喲,一大媽也在家啊,就是我家東旭明兒有媒婆上門提親,我是怕人家姑娘嫌我家房子太小,看不上我們家,這不,想看看誰家能借房子用一下,你家老易院裡的一大爺嘛,又是東旭的師父,這事不就好說了嘛。”
正好,易中海回了家:“你想借誰家的房子?”
“就對麵這對叔侄家的吧,他家的房子做新房最合適了,房子又大又敞亮,要是不行,就用雨水的那間房子也行,就是小了點。”賈張氏還有點不滿意小雨水的房子。
易中海和他老婆結婚十六年了,一直沒有小孩,軍管會的領導也來過很多次,上門做工作,想讓他們領養小孩子,一大媽倒是沒意見,可易中海覺得不是自己親生的,帶不親,所以夫妻二人與就這麼過著,雖說兩口子還年輕,卻也開始擔心養老的問題,自己徒弟那也和親兒子差不多。
“那對叔侄都在供銷社上班的,叔叔是乾部,供銷社的副主任,侄兒是辦事員,他們家的房子,你就彆想了。”易中海也是審時度勢的主兒,知道有的人不能欺負,不然結果會很慘的。
“那就雨水那屋?傻柱還沒回來,等他回來,讓他把雨水的東西都拿走,你看?”賈張氏也退而求其次。
“你自己好好和他談談吧。”易中海心裡,賈東旭比何雨柱強多了,畢竟是自己徒弟,不幫他幫誰啊,“軍管會的王主任說了,鄰裡之間要互相照顧嘛。”
可憐何雨柱還沒回來,妹妹的房子就要被人借走了。
院子裡麵小輩裡麵,賈東旭應該最大,滿了十八了,下來就是劉光齊了,傻柱比許大茂大半歲,閆家幾兄弟裡,閆解成最大,還有兩個弟弟,一個解放,一個解曠,後院兒劉家劉光齊最大,下邊也是兩個弟弟劉光天和劉光福。
十八歲找老婆結婚是最正常不過的事,這時候,信奉的是多子多福,而且,一顆原子彈毀滅一座城,國家大了,沒有人建設可是不行。所以鼓勵生育,鼓勵多生育。十八歲媒婆就可以來提親了,要是在鄉野地方,女孩十六歲嫁人,或者還有十四歲嫁人的。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寫的雖是四十年代的故事,但這時候,隻要年齡能大一些,能生育,四世同堂還真不是什麼問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李旭東醒的早,照例還是個人衛生,打拳,買早飯,又來到雨水房外喊雨水,柱子和雨水一起出來了,都謝過了李旭東,拿起大肉包子就吃,李旭東又給雨水換了個發型。
上班時間,馬主任笑容滿麵“領導批複了,我們管理煤炭的攪拌。”好像中了億元大獎一樣,止不住的興奮。
供銷社賺錢嗎?利潤很微薄,十萬元的進貨價賣十一萬左右,就不是暴利行業,難得有比大進項,那真是比過年都高興。
“主任,咱是不是去趟軋鋼廠啊?看看機器生產出來了沒有,還有高壓鍋呢。”李旭東自己想去軋鋼廠看看。
“彆急,我得布置一下任務,你先忙你的,一會兒我叫你。”馬主任又自己的事情。
李旭東有事嗎?現在沒什麼事,自己負責的項目還沒人手,需要和馬主任談談,那個大回收站的房屋改造計劃和營業計劃。還有的就是設計一些什麼,自己也沒想好。摳摳腦袋,不要高科技,不要高精尖,要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創新。
人生在世,無非是吃喝住行而已,吃的創新,不行,喝的也沒這條件,住的房子也不好創新,行有啥創新的?自行車有了啊,汽車可以造,但是至少得等大學畢業吧,雖然自己空間裡有現車,無非就是拆卸和組裝,畫畫圖而已。還能有啥?思想有多遠,李旭東就跑了多遠,怎麼就想不起來要創新呢?
馬主任把李旭東的思緒拉了回來,“咋們可以走了。”
一路上,李旭東的房屋重建計劃得到了馬主任的通過,下午就可以找人看場地,盤算價格了。
婁總站在門口迎接,誰都看得出來婁總對李旭東不是一般得客氣,馬主任也不生氣,畢竟,帶來效益的是他李旭東。
車間辦公室裡,手工製作的高壓鍋已經做出了幾個樣品,馬主任也好奇,上手卻揭不開鍋蓋,“這怎麼打不開啊?”
李旭東幫忙打開了,“婁總,實驗過了嗎?”
“實驗過了,現在我們已經在製造模具,已經準備量產了。”婁總很開心。不管這算不算高科技,推向市場,高檔家庭,酒樓,飯店,甚至醫院,這些地方都是必買的,市場很大。
“那個蜂窩煤機做得怎麼樣了?”李旭東也是大咧咧的,老子收不到專利費,還不能強橫一點嗎?自己設計的東西,給彆人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