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軋鋼廠門口很熱鬨,婁半城很雞賊的在門口掛上了標語。廠房邊上停著很多小車和吉普,今天,是蜂窩煤機開機運轉的日子。
三台蜂窩煤機一字排開,檢驗成果的時候到了,按照李東旭圖紙做的兩台和一台專家設計的。李旭東看了看表,八點二十四,驗電筆開始驗電,李旭東現在隻想親力親為,二十七分,空機開機運轉,一切非常平穩。
李旭東招呼大家往裡麵鏟煤,旁邊的工人也加入進來,機器壓煤的速度很快,李旭東計時了的,真的是1.5秒一坨蜂窩煤,很開心,現在還沒笑到最後,機器的聲音有些大,聲音很嘈雜。
領導們在嘈雜的機器轟鳴聲中對著李旭東比了個大拇指,李旭東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又拍了拍臉,示意自己有十足的把握,不會丟臉。
穿越過來之後,李旭東從來不在金錢上糾結什麼,一個穿越人士,錢遲早都會進自己的口袋,賺錢之後呢?再賺錢,不斷地賺錢,意義呢?重複賺錢的意義在哪裡?錢多了就一定好麼?能不能扇出一股強風,吹走一些東西,把想留下的留下來,苟活的意義在哪裡?李旭東開始有了自己的追求和目標。
三台製作蜂窩煤的機器還在運轉,都很正常。李旭東摸了摸機器,電機沒有發熱,滑杆,連杆也都在正常溫度,一切都沒有問題,對比一下專家的機器,很好,也沒有問題,再對比一下做出來的蜂窩煤,有點差距。自己做出來的,畢竟是後世經過考驗的機型,他們的蜂窩煤,高低不太相等,想再仔細檢查一下專家的機器,看看能不能找出比自己機器優秀之處,被一個專家擋住了,李旭東瞬間有了脾氣,不讓看就不看了,你是專家,你了不起,專家做的機器難道還比後世的機器還厲害?
等待的時間很無聊,李旭東也不想再等了,難道自己還要堅守二十四小時不成,揮了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
王主任那裡,時不時還是要拜訪一下的,而且自己手下的弟兄們也要去看一看的。重建的房子也要去看,那裡會是自己的大本營,供銷社也要去一趟的,規劃好路線,出發。
先看的是房子,田老板他們在挖地基,開了一輪煙,閒扯了幾句,這就不叫老板,改叫田老哥了,也是住在南鑼鼓巷附近,今後有這種活還找他,誰賺錢都是賺,這些老手藝人還是多留下幾個的好,或許能讓他們的兒子把手藝繼承下來。
又去了供銷社,馬叔在寫文件,張叔在看文件,沒什麼事情,本想問問煤炭攪拌場定在了哪個位置,又想起自己不是管這個煤炭的了,整個四九城至少有五十萬戶,一個冬天用煤一千五百斤,數字都能嚇死人,馬叔還能不上心啊。
坐下之後,放空心思念了遍清心訣,提起筆寫申請書,張叔過來看了一次,馬叔也起身看了一次,都是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洋洋灑灑,一蹴而就,簽上自己的名字,放入抽屜。
轉身就問各位同事,“有沒有請我設計房屋的呀?”
一個美女大姐姐最先回應,就她了,沒什麼要求,吃什麼都可以,就是老規矩,三個人而已。
趁著還早又去了軍管會,王主任出去開會了,那就看看自己的兵,十一個,夠了,十一個人足夠開展了,和他們打了聲招呼,趁著休息的空當,丟了兩盒大前門給他們,還交代一句“分著抽啊。”
走了,還得看財務什麼時候能來,說好了軍訓補貼的事,就不能言而無信。
回到供銷社,馬叔也忙完了,李旭東提的建議全被采納了,那就還要找個營業員兼做飯,木匠可以等交房子的時候再找,也要能做飯菜的最好,明天還是先問問田老哥吧。
所有工作安排好,可以接雨水小丫頭了,接到她的時候居然主動伸手讓李旭東牽著,離小棉襖又近了一步。
晚餐算是豐盛的,兩個肉菜,大姐家也是乾部家庭,老公也是團級轉業,盤子就那麼大,越早回來的位置越好,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吃完晚飯開始設計,大姐家裡的每個人都驚呆了,七室三廳三衛的格局,讓他們大開眼界,眾多的收納櫃子和暗藏的收納櫃子,讓姐夫隻喊“這餐飯請得真值啊。”沒辦法,人家房子大,孩子還會有很多的。
回家的時候,雨水提出要學唱歌,李旭東為難了,今後唱歌這條路走不通啊,又不好拒絕,迂回了好久終於搞明白原來雨水說的唱歌,就是簡單的唱歌,那就好辦了,生產隊裡養了一群小鴨子,我每天早晨趕著它們到池塘裡,小鴨子向著我嘎嘎嘎的叫,唱了一段,才發覺這歌不對,也不是歌不對,是時間不對,現在還沒實行生產隊製度。
換一個,太陽當空照,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麼背上小書包?我去上學校,天天不遲到,愛學習,愛勞動,長大要為人民立功勞。
很簡單的歌謠,有好幾個版本,還有惡俗的版本李旭東也唱出來,張叔聽了笑得路都走不穩當了,說了句“這得多恨上學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啊,多恨上學啊,書山題海,早晚不見天,學完這門學哪門,每天做不完的試卷,考不完的試,如果張叔現在生兒子,找個工作還是不會很難的,到他孫子的時候,加入高考大軍還是很有可能的,當然,四九城的高考優勢還是能讓那些高考大省羨慕嫉妒恨的。
雨水學歌學得很快,李旭東又換了個古文版的,不僅張叔覺得這版最好聽,連雨水也覺得古文的好聽些,這就奇了怪了,雨水應該聽不太懂啊,難道是比較押韻的原因?
張叔好像也來了興致,李旭東也想讓張叔唱一個,張叔說他不會,他想聽戲,這下麻煩了,李旭東會的隻有打虎上山,可這個京劇選段還沒出世呐,年輕的曲波首長估計還沒把《林海雪原》這本書寫出來吧。
那就講個《赤憐》的故事吧,故事還沒說完,小雨水就已經泣不成聲了,哭聲引來了軍管會的巡邏同誌,還好,這幾天經常去找劉主任,隊伍裡有個乾事認出了李旭東,沒為難,放他們走了。小雨水也是人菜癮大,還想聽完這個故事,李旭東擺出不講的樣子,結果被張叔打了一巴掌,還逼著李旭東講完,沒辦法講完這個故事,在家門口還唱了一段戲腔,大男人唱戲腔,也是李旭東自己為難了自己,沒想到小雨水倒是學得很快,約好了明天繼續學習這個戲腔,就拜拜了。
躺在床上,李旭東想著找營業員的事,最後還是決定肥水不流外人田,就在這是十一個人中的家屬中招一個,關鍵是要能識字,不然還真當不成營業員。
又起了一個大早,李旭東把玻璃換下來了,煙囪裝上,早上的事情全部做完,又給雨水紮好頭發,雨水甚至不想離開這個大哥哥了,李旭東走得時候看見這個小姑娘撅起了嘴巴。
又到了軋鋼廠,二十四小時快到了,很多人都很激動,三台機器運行都很平穩,李旭東有檢查了自己的兩台機器,沒有過熱現象,很好,非常好,專家的那台專家負責吧。
見到了婁半城,見到了領導的司機兼警衛,也是個好脾氣,李旭東開的煙也不抽,就喜歡格鬥和打靶,聽過李旭東的故事,也想挑戰一下,約好他休息的時候比試,並說出了自己的名字張鬆。
李旭東知道自己的斤兩,抱著學一學的態度同意的,比槍無所謂,隻要槍好,有多遠的靶子都不怕。
李旭東又回到軋鋼廠,機器已經停了,準備的煤炭全部用完了。問了一聲進來了多少散煤?答案是十九噸。這吞煤的速度夠快的啊,剛感歎完,就聽到後麵有人在說話,“那些負責攪拌的差點累癱了。”回頭一看,哦,是專家,那個不讓李旭東去看他們機器的專家,“你們這麼多專家,就不能想辦法嗎?這要是十台二十台機器怎麼辦?”李旭東懟了專家一句。
實在不想和專家打交道,李旭東也沒有為難的意思,隻是這個專家很不識趣。’“我們也想用機器攪拌,可是機器攪拌得不均勻。”
李旭東氣笑了,“拜托,我隻是負責廢舊物資回收的辦事員,我不是你們這些專家,你們找不上我。要找,也是你們領導來求我,就你這種態度,工人兄弟們都得累死在崗位上!”
旁邊的工人兄弟們也是覺得這些專家得態度不對,求人沒個求人的樣子,哪怕他們很累了,哪怕他們也想要用機器攪拌,沒人覺得是李旭東的不對。
看了看現場,李旭東又走了,回供銷社了,圖紙他早就已經想好了,回去就畫,然後再跟這些專家比比,讓他們狗眼看人低。
李旭東接連畫出幾種機器,有混合機,攪拌機,攪拌螺旋機,還根據煤炭和黃土的濕度進行了說明,該寫的,都寫上了,交給馬主任“主任,今天在軋鋼廠的那些專家問我了,我沒給,我覺得,既然這個業務是我們供銷社的,那就該歸我們供銷社去管理。”
馬主任哈哈大笑,“上次我被專家氣壞了,總認為我們當兵的轉業回來啥也不懂,一萬個看不起我們,你的設計圖紙他們看都不看,就覺得你是不懂機械的,好像隻有他們懂一樣,所以你馬叔我啊,壓根就不想你參合進來,叔知道你能乾,會設計,唉,還擔心你一個人比不過他們,哈哈,沒想到你比他們加起來都要強。這回說什麼都得給他們上上眼藥,真當自己是塊寶,啥也不是的東西。”
開了根煙給李旭東,“放心,我現在就去彙報。你要是有事你就跟你張叔說,也是一樣的,能答應的,該答應的,你隻管去做,我們這些叔都會幫你的,放手去乾就行了。”
李旭東也知道,最近自己表現得比較急躁,不是乾得不好,是乾得太好了。看來自己是需要好好沉澱一下,羅馬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工作不是一天能做完的。慢慢來,一定要慢慢來。
還是先把工作做好吧,自己的這一攤子還沒開張,先把人員配置好,再給他們上課,他們的利潤點需要計算,回收站的利潤點在哪裡,板車也需要改造,電動的就不考慮了,畫個圖,小時候見過的可以騎行的三輪板車就這麼畫了出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軋鋼廠成了繞不過去的一個地方了,拿著畫好的圖紙交給張叔,“叔,這種三輪板車有很大的適用性,咱們是不是可以委托軋鋼廠做出來,這樣的三輪板車,比他們拖著走可是又快又省力。”
張叔看了看圖紙,這玩意兒不僅騎著方便,還可以拖貨,看得出,能拖不少貨物。“行,叔也給你跑跑腿,找上級去,那中午你可得管小雨水的飯食,彆讓她餓著。”
剛把張叔送出門,一位營業員大姐,“李旭東,今兒晚飯我們家負責請了啊。我們幾個可是都想著請你吃飯的,大家都排好隊了,就等著你吃完飯畫裝修圖,說好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