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這些年基本沒怎麼打過仗了,人口有了爆炸性的增長,我爹說,要是按照這個速度增長下去,八十年代破十億,九十年代之後得超過十五億,土地又不能增長,人吃馬嚼的,生產再多都糊不住這張嘴。至於工作問題,我爹沒說,他隻給了我兩個任務,一個是兩百畝蘋果林,一個是帶著咱們知青點的同誌努力學習,將來都考上大學。”
“無忌哥,我幫您乾農活吧,讀書我不是那塊料,隻要打開書本,我就犯困。”小寧偉接過話茬說道。
“小寧偉,那你的理想是乾啥?”張無忌隨口問道。
有趣的皮囊裡不一定有漂亮的靈魂,絕大多數人渾渾噩噩,唯一的理想就是能回城當個工人,留在這裡繼續吃苦,誰想啊?
理想,好高大上的名詞,這玩意兒是人人都能有的?想當工程師得有大學文憑,想當工人得出錢買指標,想當富翁不僅沒條件,票據還限製了金錢的作用。
“我?理想?我能有啥理想,混日子唄!要是我能當兵就好了。”寧偉能夠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當兵了。
“哦,那你禮拜天跟我一起去縣城,幫我拿東西回來。”張無忌有些可憐這個瘦瘦小小的小老弟,打定主意想要找縣委的劉書記幫他弄個部隊名額。這劉書記也不是彆人,正是他爺爺當年的領導,同一個部隊的劉副主任,張無忌喊他“劉爺爺”。
真要沒個上麵的人,李旭東也不敢隨隨便便把自己親兒子安插到陝北農村來。
李旭東並沒有安排張無忌今後就走仕途,李家的孩子野慣了,受不得多少約束,即使要當官,那也隻能是當一把手,掌握決策權。可天下的好事不可能讓李家全部占儘了,否則那些紅二代、紅三代怎麼辦?
“縣城啊?帶我一個。”
“也算我一個,我去買點吃的,老吃無忌的,這心裡總不得勁,嘿嘿。”
有時候一兩句話就能試探出人品來,大家都吃過喝過不少張無忌的東西,有人在地裡幫他出力,有人就是嘴上說個謝字,有人是有心無力,有認識純粹蹭吃蹭喝,事後嘴巴一抹。
鄭桐一開始以為來了個狗大戶,但兩人一接觸,鄭桐就發覺到了張無忌的與眾不同,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好。吃喝都讓張無忌幫忙,那不是鄭桐的性格,看著張無忌對知青生活不熟悉,鄭桐在農墾方麵給了他不小的幫助,屬於互補型朋友。
看著張無忌家裡從香江一寄就是幾十上百斤的物品,周邊不少人在打探他的來曆與虛實,想要和他做朋友兄弟的有,想要把他當冤大頭吃絕戶的也有,想要利用他逃到香江的有,想要告狀的人也有,說他有海外關係,這絕對不是冤枉他。
隻能說這人呐,自古就是如此,有人看不得你過得好,更看不得你比他過得好。
當然,也有不少輕浮的女知青想要貼上來,現成的飯票誰不愛喲?何況這家夥長得還蠻不錯,要身高有身高,要錢有錢,要是能到香江一起過日子那就更好了,四九城裡也未必有這麼好的生活。
漂亮女孩哪都有,真正讓張無忌動心的卻沒一個。眼見著找他借錢借物的知青越來越多,鄭桐低聲說道:“兄嘚,你不是慈善家,沒必要搞救濟。”
“哦,桐子哥,看著那些人大老遠的過來,我有些不好意思拒絕。”張無忌說道。
“兄弟,你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你家也不是開善堂的,你沒來之前,咱們即使聚會都是各帶各的乾糧,糧食金貴啊!”鄭桐是真心為張無忌好。
“桐子哥,您幫我管後勤唄,往後的物資都歸您管理,您決定這些東西的歸屬。嘿嘿,桐子哥,不瞞您說,我家還真是開善堂的,隻是我這手筆和我爹比起來,實在是差遠了。您是沒見過我爹,要不然您指定得崇拜他。”
張無忌繼續說道:“桐子哥,你知道那段苦日子麼?知道那場災難怎麼過去的麼?知道幾十幾百艘大船在口岸輪流卸載幾千噸幾萬噸糧食是什麼樣子麼?我爹說了,在內地,我不管怎麼敗家都行,隻要能結交到幾個真朋友,一點銀子的事,不算個啥。”
“噯,你家到底多有錢呐?你這麼說不怕給自己招災惹禍?”鄭桐有些不爽利,那場災難他也經曆過,雖說那時候他還小,家裡也沒那麼困苦。
“我不知道家裡有多少錢,我家裡也沒人仔細統計過,我隻知道每時每刻我家的錢都在變動。桐子哥,國外和內地不是一個世界,咱們現在全方位落後於歐美。我爹說,想要發展,咱們就要學會借勢,蘇聯和老美,我們不可能全部得罪,不然咱們和閉關鎖國的清朝沒半點區彆。”
“嗯,就是師夷長技以製夷,這個我懂,你之前說過的。”鄭桐點了點頭,他和蔣碧雲的事幾乎是半公開的性質,這一對兒在這片土地上看不到希望,差點兒就準備結婚了,是無忌攔下來的,畢竟這年月可沒有什麼過多的避孕措施。
“哦,桐子哥,你和碧雲姐他們幾個好好複習,肯定可以考上大學,要是有機會的話,你們可以出去看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個好漢三個幫,張無忌在內地認識的人不多,能做朋友的更少,這是他第一次主動發出邀約。
“你可拉倒吧,還出去,咱們知青點要是沒有你,這春荒都吃不到一頓乾的,哪有錢出去啊。”鄭桐心裡領了張無忌的情,但這為人處世吧,不能老是無忌單方麵的付出。再說這關係也就到好朋友和真兄弟之間,雖然無話不談,但比發小還差了那麼些距離。
朋友不多,想打開局麵靠真誠速度太慢了,靠忽悠同樣如此,大家都要上工,誰有興趣了解你啊。金錢,唯有金錢才是最靠譜的。
李長河現在就是金錢開路,在仰光拉起了一些人為自己做事。他爹曾經說過,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理順外部渠道,然後拉攏一批政治家族和掌握軍權的家族才是正道。如果方便的話,選擇當地豪族聯姻,便於迅速站穩腳跟。
掌握一部分武裝,在控製宣傳渠道,把自己的聲音通過廣播和報紙發散出去,讓民眾接受自己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