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能出國的畢竟是極少數。
機器設備的引進工作也剛剛開了個頭,大家還處在一個封閉性的國體之中,但真正見識到國外優越環境的,心裡總會不自覺的在內心展開一番對比。
“小李,你看你家捐給了我們滇省軍區和羊城軍區兩個旅的裝備,可一旦壞了,咱們部隊的乾部戰士不會修理,這可怎麼辦?”王將軍憂慮的說道。
“司令員,想要快速了解裝備,使用裝備,簡單的維護和保養必不可少,這些李家軍可以教會這些戰士們。不過想要弄懂其中的原理,必須讓他們到印尼的大學裡去深造。學校裡除了必要的課程,就隻有開學時半個月的軍事訓練,隻是那邊可不興搞什麼政治學習。”
“那大概要學多久能夠結業?”王將軍想要部隊提高戰鬥力,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那就沒個準了,想要學習普通的電路維修,就要有豐富的物理知識,知道每一條線路的來龍去脈,也要知道每個電子元件在整體中的作用。若是想要懂得設計原理,那時間可就長了,基本上四年大學時間不會浪費。要是想要自己動手學習設計,那就得研究生畢業。”
“嘶,那豈不是要六七年?也罷,科學是來不得半點虛假的,我向上麵打報告,申請派一批留學生到你那邊學習。你那兒還有些什麼學科?”王將軍是從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英雄,吃夠了武器裝備落後的虧,自然不想下一代人繼續吃虧。
“王司令,國外的科技日新月異,而咱們的科技一直停滯不前。不管從哪個方麵來說,我們的科技幾乎是墊底的存在。想要改變現狀,首當其衝的是全民接受教育,然後才是有個一群好的老師帶著。就那咱們滇省來說,這裡水利資源豐富,很適合修建水電站,可這邊都是橫斷山脈,想要通路,就必須打隧道、架橋梁,國外現在打隧道已經不用人工挖掘了,使用的是盾構機。”
李旭東的話並沒有說完,人的視野一旦打開了,誰都會向往更好的生活。
出國十萬人,能保留赤子之心,畢業後放棄國外優渥的生活,重新回到內地的留學生會有幾個?
可不出去學習,國內的科技就不會提高,就會一直在原地踏步。
“那些東西我不知道,也不歸我管,我隻關心軍事上的科技裝備。”王將軍揮了揮手,不以為然地說道。
“嗬,王將軍,您說得輕巧,要知道所有的高科技都是先軍用,然後才會軍轉民。內地的學生很多都沒接觸過英語,讀大學之前還得讀一年預科。除了補習英語,其他的功課也都要補起來,這樣才能聽得懂大學老師講的課。”
李旭東說的話一點都不誇張,內地的神童雖然很多,但國家不重視教育,學習好還要政治麵貌好,不然光一個成績並沒什麼卵用。
“我隻需要手底下有懂得原理,會維修的就夠了。小李,有沒有速成班,一年之內能夠畢業的?”王將軍關切的問道。
“王司令,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了你們,可你們不能自行設計和製造,那和蘇聯援建時期有什麼區彆?學習貴在持之以恒。有道是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提前畢業的人會有,但很多高級的科學學科,我們也在不斷地探索。內地的人口基數大,選拔一些神童還是很有必要的。”
上一輩子李旭東就聽說過不少大學招收過天才少年,並且成立了大學的少年班。雖然這些人智商很高,但似乎並沒有情商特彆高的。
李旭東有報效祖國的雄心,但這並不妨礙他自己的私心,內地的大學生一直是金貴身份,隻要畢業了,無一不是乾部編製,可這種少年天才們一個個恃才傲物,唯我獨尊,當官卻缺少情商,肯定是行不通這條官宦之路的,但學習和科研是他們這種人的長項。
“李生,有您的加急電報。”趙雅芝急急忙忙的過來找李旭東了。
“什麼事?彆慌,天塌不下來。”李旭東不疾不徐的問道。
“您看,印尼那邊的東帝汶又鬨出要求獨立的事情了。”趙雅芝算是李旭東的秘書,大事小事一把抓。
李旭東接過電報,上麵三件事,黃金期貨都沽空了,還在繼續沽空,然後才是東帝汶的事情。
“嗯,我知道了,讓印尼方麵自己處理吧,要他們手段強硬點。”
李旭東的話有些殺氣騰騰的感覺。
強硬,意味著不妥協,不妥協意味著要開殺戒了。
東帝汶人很窮,幾乎不產什麼東西,唯有海邊剛剛探明有不少油氣田,這些油田關乎著很多群體的利益。
不同的陣營之間有鬥爭,相同的陣營同樣有爭鬥。
印尼的國土麵積不算特彆大,但海域遼闊,其地理位置又卡在馬六甲海峽的咽喉要道,對整個東南亞以及澳洲的影響很大,也關乎著兩個陣營在東南亞的影響。
一個團結的大國不符合周邊國家的利益,一個團結的李氏家族同樣不符合很多人的利益,歸根結底,還是得怪這該死的地緣政治,更得怪那些該死的割禮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李,要不要我們增派部隊?”王將軍有些高興,李家要是求援,國家再派兩個團不是什麼難事,而且武器裝備也需要李家提供,這意味著又可以多得一個旅的武器裝備啊。
“不用,國際政治就是這樣,總有些人看不得你比我過得好,時刻想著給你添點堵。王司令,實戰更能檢驗戰士們掌握新裝備的情況。我們這邊也要開始發動了,不然我擔心夜長夢多。”
不打無準備的仗,但也不能一直讓戰士們不參與實戰。不然久而久之,戰士們對訓練就會失去該有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