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欲求得諸侯認可,此非滑天下之大稽乎?”
“哈哈哈……”
帳內笑聲四起。
遠去的熊楠低著頭一言不發。
他隻覺,神使所謂示敵以弱的計策,太丟臉了。
華夏族的臉麵也讓他們幾個丟儘矣!
帳內,主位上。
炎皇眉宇舒展。
笑問道:“諸卿以為,這兩樣寶物如何?”
“此兩物俱溫潤有光,尤其這瓷器。”有臣子出列拜言道,“竟有玉之質感與色澤。”
“而玉石,為通天聖物。”
話音落下,場上靜若蚊蠅。
“若非那華夏族族地頗受天之眷顧?”有人小聲嘀咕。
眾人眼睛不時瞥向絲綢、瓷器,目中俱閃著異樣光澤。
“如此神物掌握於一蠻夷之手,屬實不妥!”
“臣下以為,君上不如給華夏族賜一寶鼎,給予其首領封土牧民之職,讓其列於諸侯之列。”
“再以共主之名義,要求華夏進貢大量絲綢、瓷器。”
語落,帳內眾人皆點頭言善。
“絲綢有布匹之用,此等神物唯至高無上的君主才能衣之。”另有人道,“所以,臣下以為,不如勒令華夏族進貢工匠、技術,將此等神物之源頭握於我炎部落之手,方可無患。”
“不可!”
“那華夏使者話裡話外,皆言這寶物乃部族賴以求存之本。若逼其過急,恐有玉石俱焚之舉!”
“臣下以為,還是以其朝貢為主,技術可慢慢圖之。”
“言之有理!”
“一派胡言!”
“……”
場上眾人又分成兩方,展開辯論。
“華夏族有絲、瓷之利,若其用於籠絡諸侯、攫取財富,如何得了,宜速讓其上供工匠、技術為佳。”
“汝言華夏族用此籠絡諸侯?以華夏族君臣之能,放任其籠絡又能怎樣?”
“炎皇!”這時,有負責占卜的貞人出列,“這兩樣神物,非我族掌握不可。”
“此神物有祥瑞之兆,或許是天命所歸的預示,萬不可流於族外。”
“絲綢、瓷器若用於祭祀,必定使神明喜悅,這也不可不防!”
炎皇聽了這半天,說出心中答案。
“讓華夏族大量上貢、絲綢瓷器。”炎皇道,“至於技術,待東征結束,再討不遲。”
“首領,不可啊!”有臣下道,“若華夏族將技藝傳播於世,我部落便失去了專有之利。”
“華夏君臣還能蠢到以技術結交諸侯?”
“聽那使者之言,或無不可……”
“如此,卻也造福天下。不過以華夏族名義散布,於君主不利。”
“此事,休要再論!”炎皇起身,“吾意已決!”
侍者端著托盤跟在炎皇身後離去。
留在帳內的臣僚,還在爭論該不該索要技術,還是僅僅要其上供。
“君上,何不遣人索其技藝?”炎皇帳內,炎叔建議道。
“眾臣未必能知。”炎皇跪坐席上,請炎叔於對麵,“華夏族有如此寶物,天下欲得之者必定多矣!”
“諸侯中不乏勢力強大之部族,豈能不去華夏族求取?”
“華夏族若處置不好諸侯關係,自然引禍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