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又在數字‘12’正下方,數位對齊的寫下了‘16’。
“第三行,最左側的學生,回答這個數字代表什麼。”
“十有六,這不止代表十六個東西,還代表田長的十六步!”
“這位同學能立刻結合實際,值得表揚!”蘇毅擺手,“回答的很好,請坐。”
蘇毅不覺間進了給幼兒園教數學的狀態,情緒照顧的特彆到位。
“現在。”蘇毅說著,在兩個數字下麵畫了橫線。
“誰能回答我,二加上六得幾?”
眾人沒有不會的。
異口同聲的回答中,蘇毅在對應位置寫下數字‘8’。
“一加一,該不會有人不會吧?”
“得二!”
“現在誰能告訴我,這個數字的意義?”蘇毅指著‘28’。
“二十又八。”眾人齊聲,即便先前不會的,現在也會了。
“放在我的問題裡,這二十八代表什麼?”蘇毅指著一個學生讓其作答。
“一方田,四道邊,您計算了長寬各一邊,少了一半。”那學生頗為得意。
他以為自己發現了紕漏。
“也就是說,隻要我再加上一個二十八,便能得到正確答案。”
蘇毅說著連著寫了兩個‘28’,同樣數位對齊。
“兩個八相加得幾?”
“十六!”
蘇毅在個位寫了一個‘6’,用粉筆在十位數下寫了一個小號的‘1’。
“現在這一列數字加起來得幾?”
有說四的,有說五的。
蘇毅在十位數那寫了‘5’。
“這一列得數十六,那這個一我們不能棄之不顧!”
“因為它是一又六。”蘇毅指著兩個數字,“所以我們把這個多出來的一加在第二列。”
“第二列得數,便是五。”
“如此一來,我們就得到了先前答案。”
台下眾人討論的甚是熱烈。
有的以為複雜,有的以為簡單。
還有的以為不如算籌來的便捷。
“大家安靜!”蘇毅拍了拍桌子,轉身寫下一百二十三。
又在其下寫出四百三十二。
“現在請這位學生,用算籌計算!”蘇毅道,“我們比試一番。”
那被點名的姑娘,忙行動起來。
蘇毅等她擺好算籌,開始擺弄起來。
她才慢條斯理的寫下計算結果。
上下相加很簡單,眾人掰著指頭也算的清楚。
等到姑娘算好,蘇毅早在板上寫了好幾組數字。
眾人問了姑娘答案,兩相對照,準確無誤。
但擺十五個算籌需要時間,而在板上隻需要動動手指。
“現在有誰想上來試試的嗎?”
蘇毅寫的幾組數字都較簡單,唯有一組數字有高位進一的算法。
眾人爭相舉手,上台展示。
最後一組數字,無人問津。
“寒瑩,你來試試看。”蘇毅點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