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修起來,不知道得花多少人力?要是沒有馬車,吾絕對不會浪費民力到這修路上。”
“可如今有這條大路,自天府至天門關也就一日路程不到。”
“一旦天門關遇襲,天府的糧食、士兵便能很快運到這裡,苦在一時,利在一世。”
“君所言不假,華夏君主確是一位有遠見的君主。”田首領看著後退的路麵,慨歎道。
“幾位大人,若想下車活動,給小人下個令就成。”車外傳來馬夫的聲音。
“如何讓四匹馬同時跑起來?他們不會有快有慢,難以駕馭?”牧首領出聲問道。
“小的不像大人們一樣,想著部族大事,小的這輩子就跟馬搭著關係。”
“從小就跟馬親近,哪匹馬能跑,哪匹馬不行,看一看、遛一遛能斷個八九不離十。”
“至於四匹馬,駕馭的多了就熟練了。”
“幾位儘管放心。”馬夫頗為自豪道,“小的駕車載過神使,載過神使夫人。”
“這回還是神使大人親自指派小的來為大人們駕車,就是怕那些技術不行的人,驚嚇到車內的貴人。”
一番話,說的車內幾人麵麵相覷。
“既然汝有如此才能,甘心做一禦夫?”
“哪有什麼才能不才能。”
“就像那些馬一樣!”馬夫很是健談,“他們沒有碰上小人之前,在一個槽裡吃料,挨同樣多的鞭子,跑同樣長的路。”
“誰能知道他們哪一隻能行百裡,哪一隻能行千裡?”
“小人也是,沒來華夏族前,在九黎部落養馬,馬養的再好有什麼用。後來九黎部落被炎部落覆滅,小人又在九黎殘餘部落裡當奴隸,成天吃野菜、挖地。”
“後來九黎領地被神使大人收複,小人又成了礦工。”
“礦上日子還不賴,能吃飽能喝足,就是有點累人。”
天下人都知道九黎族有銅礦,車內的兩君也沒有打岔。
“後來神使大人發了命令,說族裡畜牧局缺人。”
“畜牧局是什麼?”田首領聽到陌生詞彙,不由發問。
“畜牧局,就是管牛羊馬豬,雞鴨鵝的局。”馬夫一語中的。
“你接著說!”
“說到……對了,後來神使大人發了命令,命令同樣傳到了我們礦工這邊。”
“養馬肯定比挖礦要少吃些苦,小的就壯著膽子跟我們的頭說了一聲。”
“您幾位猜怎麼著?”
“當日小的就交接了手上的礦麵,跟著大家夥往天府趕。”
“選出來不少人呢,最後留下來的就五個,其他從哪來回哪去!”說到這裡馬夫語氣中透露著自豪。
“小的後來就成了畜牧局專管養馬的小官,有瓷牌有官服有俸祿,可以去商店、酒樓二樓。”
“你的意思是,後來成了官?”牧首領聽罷,問道。
“是呀!”馬夫回答,“進了吏部,記了竹簡的官。”
“雖然沒有下屬,但小人管著不少馬呢?誰來用馬都得經過小人的同意,手下要留底子的。”
“可惜,人老了學不會族裡的文字,不然指定能升一升。”
馬夫自顧自說著,車內幾人沉默。
他們明白馬夫的意思。
他把自己比作馬,而華夏君主就是那個能識彆好賴馬的人。
把一個人從奴隸提升成官員,這放在北方是多麼驚世駭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