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康良久未語,半晌後抬頭,目光深邃的看向蘇毅:“如此……我和部落,在這天下,當居何位?”
“天下諸侯林立!”蘇毅沾了茶水在幾案上畫道,“太公請看。”
“此乃和部落,此乃天府。”
“往南,尚有沃野千裡,無儘江河。吾欲設和郡、天府郡為南部兩大樞紐。”
“和郡當為南部之商貿、交流中心。未來,絲綢瓷器在和郡通往北方,北方的金玉礦藏,由此通向南部。”
“和郡不是天下的南部一隅,而是天下商貿中心!”
又是一陣沉默後。
和康割破手掌,將血滴入幾案中央的酒樽。
“和氏本為蠻夷,時居南部,本是前朝藩屬,又是新朝司冥,新皇即位,才成南嶽。”
“曆經十幾代,才有如此基業。”
“所見共主,如草木枯榮。今日見君,才窺巨木。”
“我和氏宗廟社稷、還有妍兒丫頭,便托付與共主。境內子民,也將遵從新的天命。”
“君但有大計,儘管在我和部境內施行,我兒和驍一定配合行事。”
蘇毅聽罷,割破手掌滴血入樽。
“華夏族與和部落,共享天下,隻要華夏社稷不亡,和部落宗廟不覆!”
兩人共舉血酒。
放下酒樽,和康慨歎道。
“第一次見到絲綢、瓷器,我便知天下要大變了。”
“炎皇不遜於先皇,偏偏碰上了君……”
“祖父謬讚,小婿一人之力怎可變天下大勢,徒靠天下人之力。”蘇毅謙虛道。
自彆苑出來,蘇毅又忙著去了大殿。
迎親隊伍會在和地停留一夜,於第二日清晨,才會正式返程。
大殿的宴席,才是這次親迎的重頭戲。
蘇毅要借機試探諸侯。
諸侯也想乘此機會上華夏族的馬車。
大殿內。
座次分明。
蘇毅與和驍居主位,下首便是隨同迎親的五個諸侯。
那些早有心歸附,沒有聽先前炎皇號令的諸侯,安排座次稍遜一等。
而那些先前隨炎皇東征圮地,猶豫不決的諸侯,座次便靠近了殿門。
菜肴飄香,酒氣氤氳。
幾案畢竟相同,但當侍女端著不同種類的餐具進殿時,器皿、坐次,與權力、核心的距離,便一目了然。
核心圈,精致的瓷壺、瓷盤、瓷碗,色彩分明,美輪美奐。
稍遜一等的諸侯幾案上,也用了瓷器,不過是清一色的大小,顏色。
而靠近殿門口的諸侯,幾案上放著傳統的青銅器。
往日最為奢侈的器物,在和王宮內差點上不了台麵。
美味的食物,濃鬱的酒水。
讓不少初次嘗試的諸侯,驚的瞪大眼睛。
他們再一次懷疑,追隨炎皇到底是為了什麼?
酒過三巡。
蘇毅隨意舉起酒杯,對著末位一君主發問。
“韓君?”
“聽聞君的領地與炎地毗鄰,如今中原之民,所期盼者為何?”
韓君忙跪直身子。
他回去聽聞當日華夏騎兵在王邑城下威脅,馬不停蹄帶著使團來和部落尋求庇護。
如今華夏君親口問話,他要是答錯可就完了。
“上君……庶民盼天軍降臨,如久旱盼甘霖……”
“韓君扯遠了!”蘇毅擺擺手,“吾隻是想知道,那些庶民能不能填飽肚子,逢上豐收季節,能不能吃上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