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
工部一處專門修建,用於展示瓷器技術的瓷窯前。
諸侯們無論權勢大小,一個個翹首眺望。
“要說前日放進去的泥碗能成瓷,吾是一點都不信!”
“莫說君了,吾曾見過部族匠人燒製陶器,步驟與那華夏匠人一般無二,燒出來的也一定是尋常物件。”
“華夏君莫非用燒陶技術,誆騙吾等?”
“不是說一會開窯嗎?等打開咱們就知道華夏族誠意了。”
“反正吾以為,瓷器這等技術,華夏族定不會白白展示於人。”
“……”
“諸君安靜!”有華夏官員站在瓷窯邊上。
“如今吉時已到,正式開窯。”
“諸君先請輪番上前,檢查瓷窯的封堵,免得事後說敝族私下調換,不肯誠心展示技術。”
“怎麼會!”
“華夏族信義彰於天下,定不會如此行事。”
眾人嘴裡說著,腳下往前湊,眼睛一個個朝著瓷窯封堵猛瞧。
“還是先前的樣子,吾記得這封堵上,一處匠人的手印,如今手印雖乾裂,但位置大小都沒變!”
其他君主也輪流湊近。
看罷,皆點頭。
先前那君主說的沒錯。
捏出來的泥碗是他們親眼看著放進去,封堵瓷窯時也邀請了他們來參觀。
確實沒有造假的可能。
“既然諸君認為無礙,那瓷窯就要正式打開了。”華夏官員道。
“上大夫可否解釋,為何要封堵這窯門?”
一君主出聲問。
此話一出,立刻就引起了眾人的興致。
一個個翹首以盼。
“對呀,還有那不時拔開、塞上的孔洞,又是什麼道理?”
“諸君恕罪!”華夏官員不卑不亢道,“敝族隻展示瓷器生產的過程,以破除那些所謂‘奇技淫巧’之說。”
“且,早在請帖下發時,就言明是展示,而不是傳授。”
“諸位回想,整個流程是否毫無保留的展示給諸位?”
眾君主不言。
說起來華夏族確實沒有食言。
每一步都邀請他們參觀。
除此之外,還允許他們的隨從,不分日夜的監視這個瓷窯。
“諸君回去若能嚴格按照過程辦,說不定也能燒出瓷器。”
“至於其中的細枝末節,是敝族機密,不可透露。”
眾人聽罷,也不再追問。
一個個催促著開窯。
匠人上前,破開封堵。
捧著一個黑乎乎的柱形器物出來。
眾君不由自主的踮起腳,伸長脖子。
他們知道,那器具裡頭,才是他們親眼目睹,匠人放進去的瓷碗。
當匠人小心打開匣缽,月白色的精巧瓷碗出現在眾人眼前時。
所有關於瓷器的流言蜚語,煙消雲散。
“這……這是神跡!這是神技!”
“明明是泥土,這怎麼可能!?”
帶著溫熱的瓷碗在諸侯手中流轉。
這月白瓷碗,並非華夏族頂級的瓷器。
但眾人親眼目睹它的誕生,親眼目睹它由一坨泥土變成眼前的樣子。
眾人輪番摸索,讚歎聲、不解聲此起彼伏。
“化腐朽為神奇,此乃天神之力,又何來鬼怪一說?”
“要知道泥土取之不竭,柴火用之不儘,此技藝點土成金,讓人歎為觀止!”
尤其幾個跟華夏族結好的君主。
立刻湊上去圍住華夏官員。
“上大夫,敝部不缺泥土,更不缺柴火,不知可否告知上君,能否在敝部也建一座瓷窯?”
“請上君放心!”那君主忙不迭道,“泥土、柴火不勞貴部操心,燒出十隻,分一隻給敝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