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給了庶民,這樣我養牛的奴隸就用不著了。”
“將這些奴隸充了庶民,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小人愚鈍。”
“諒你也不知道!”小貴族眼中閃著金光,“奴隸充了庶民,我領地的人口是不是就多了。”
“這是政績!”
“要我說,這事隻有好處沒有壞處。”
“想不通那些不肯聽命,被君主收回土地的家夥是怎麼想的。”
“可大人您不能隨意號令封地子民,不能隨意征收賦稅……”
“號令他們無非就是修個住宅,但修住宅也在考核範圍內!”
“不起新屋叫……叫與民休息,也是政績!”
“不用幾年,我的官位上去,俸祿更高,收的賦稅也更多!”
“彆看這十稅一,我可聽說天府的一畝土地產出,比尋常諸侯高好幾成。”
“嘖嘖!”
“到時賦稅不見少,還有俸祿,還有做大貴族的機會。”
“這簡直是上天賜下的好律法。”
“往日權力、財富都在幾位大卿手中,我們永無出頭之日。”
“現在隻要我能按照華夏律辦事,這比看著君主臉色,畏畏縮縮強太多了。”
“並且,沒了征調民力的權利,未來君主有戰事,也不用聽命奔波……”
有人歡喜。
自然有人愁。
尤其是那些本就在和驍麾下,充任上卿的貴族。
“如今說這些有什麼用?”
“君主都已經歸順,我們反抗豈不失去一切?咱們的封邑可都是君主賜下。”
“一句話,說收回就能收回!”
“可我們跟那些下卿、士人一同爭奪官位,這……”
“是呀,本來我們在君主之下,萬人之上,現在這一弄,官位到是有,權力卻小的可憐!”
“如今有何良策?”
“諸位都不要爭論了!”有老臣出言,“天下大勢不可逆!君主又是華夏君嶽丈,我們和部落總歸不一樣。”
“否則,讓我們和部落對抗華夏鐵騎,還有他的盟友嗎?”
“彭地君主就是下場!可如今彭地哪見半分民怨?”
“那些庶民過的有盼頭,那些本來的小貴族也得了勢,一個勁的向新政靠攏。”
“又有誰還記得那死去的君主,還有那些跟著君主反抗的貴族?”
“說的有道理!”另一人插話,“說不定我們和部落的下卿、士人正指望我們去造反呢!”
“那幾個不願聽命的,如今估計在礦上了……”
“所以,不如安心落實新政,除了失掉權力,財富倒是不見少。”
“……”
和王邑,王宮。
宮牆內的一處林子裡。
和驍跟他的父親對坐。
“父親!”和驍見對方一門心思煮茶喝,忍不住道,“我們和部落這樣下去,還能保留宗廟氏族嗎?”
“您不知那小子派來的使者,說的什麼?”
“他說,以後和部落由華夏軍保護,軍人也會從和地招募,希望我能裁撤親兵。”
“你有親兵也不是他的對手。”和康端起茶壺杯抿一抿,一副悠然之色。
“可……總比砧板魚肉要強。”
“那小子得了妍兒,就換了麵孔!”
“他一開始就是這樣計劃的。”和康放下茶杯,“比他,你遠不及。”
“也不能這麼說,妍兒的夫君看的遠,看的比這天下任何一個人都要遠!”
“還有,是我跟他約定,和地會全力配合新政、改革……”和康說著又端起茶杯,一副無關緊要之色。
“你也喝一杯,好東西……真是好東西!”
“父親,他分土給民,他廢除奴隸,這些算起來,確實能讓我和地富庶。”
“但這裁撤親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