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夏官員一再的要求下。
跪倒一片的庶民才紛紛起身。
“劉三,你哭什麼?”
貴族老爺帶著隨從離開後。
看著金燦燦的稻穀,不少奴隸淌出了淚。
“彆愣著了,不然最後給你分!”
“村長……來……來了!”
劉三看著分給屬於自己,麻袋、竹筐裡頭的新糧,滿臉淌淚。
“這些都是我的?”
“是你的!但竹筐用完可得還給我!”村長彎腰拿著量具,頭也沒回。
四下環顧,見沒有任何人來搶奪,劉三顫抖的抱著麻袋,恨不得將其勒入自己的血肉。
他抱住的不止是庶民的身份,還有他自己日後的新生活。
分的糧食都是工田上統一打下的。
有開了私田的庶民,就等著分了公糧,去收自己的私田。
回去宅邸的路上。
小貴族邀請華夏小吏上了他的‘豪華’牛車。
“這是第一年,也是最重要的一年!”
“如果大人你不顧禁令,不惜冒著風險多收賦稅,知道是什麼結果嗎?”
“上頭的懲戒先不論,單從土地上的庶民來說,他們知道自己的辛苦,多不屬於自己,來年收成一定減少,這損失的是大人你的直接利益。”
“大人治下的這個村邑我看了,收成相當不錯,估計在同等規模的村落裡頭屬於佼佼者!”
“天府論功行賞,說不定會邀請大人參加。”
“真的!”小貴族失聲。
“說不定……”
…
數日後。
隔壁崇部落村邑。
兩下裡穀物長勢不同,隻要親自侍弄過莊稼的明眼人,都能看的出來。
“長的好有什麼用!”
“就是!貴族老爺一收,能剩下多少?”
“不止呢,看著吧,過一段時日,這稅、那稅,怕是還沒捂熱就被搶光了。”
村民們聚在一起。
隔壁村子的豐收讓他們難受,偶然聽到的風言風語,更讓他們拒絕相信。
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態下,他們隻能以嗤之以鼻,來自我保護。
沒人願意相信,一條田壟的阻隔,會是兩個世界。
“大夥就是見不得人好。”一個村民湊進來,“我二姑家的表兄。”
“娶了隔壁村的媳婦。”
“他老丈人昨天托人帶了話。”
“說家裡揭不開鍋就開口,留下的糧食根本吃不完。”
“還送來一卷麻布,一罐子鹽,都是用糧食交換的。”
“照你們說,糧食自己都不夠吃,還有功夫交易彆的東西?”
“大家就彆在這裡道聽途說。”一村民起身道,“咱偷偷過去,親眼看看不就明了。”
當日,村子幾個青壯,結伴過了邊境。
看著家家戶戶冒著炊煙。
來往行走的有人換了新衣裳,個個臉色紅潤,眼中帶光。
“唉,老鄉,你今年分了多少糧食?”
“你們不是俺村的呀!”那村民警惕道。
“俺們隔壁崇部落的,見你們莊稼長的好,過來打聽打聽。”
“崇部落?”那村民了然,“這打聽也沒用。”
“能豐收都是因為新政。”
“分了不少糧食倒是真的!”村民提起手裡的兩個陶罐,“看到沒,剛去縣裡商店換回來的鹽。”
“諾!你們那頭貴族老爺,也吃不上這好東西吧?”村民撥開草繩,打開鹽罐。
雪白的精細食鹽,讓幾人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