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市量子計算研究所,2023年11月。
林牧的量子矩陣突然劇烈震顫,腕骨處的皮膚下泛起藍紫色漣漪,像有活物在血管裡遊走。他手中的超導量子芯片發出蜂鳴,十二麵體的晶體表麵浮現出斐波那契螺旋紋路,每個棱角都折射出濱海市夜景的碎片——這是量子態崩潰的前兆。實驗服口袋裡的青銅懷表突然變得滾燙,表鏈在皮膚表麵烙下齒輪狀的壓痕,表盤上的二進製代碼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重組,0和1的數據流順著袖口爬上他的小臂。
"林博士!監測到量子芯片頻率偏移0.003赫茲!"助理研究員陳墨的聲音從隔音控製室傳來,隔著防爆玻璃,他的白大褂上沾滿熒光粉,那是調試反物質傳感器時留下的痕跡。林牧抬頭看向觀測室中央的全息星圖,代表斯塔克實驗室的紅點正在瘋狂閃爍,周圍環繞的銀線突然繃直,像被無形的手猛地拽緊。
懷表"當啷"落地,卻沒有發出金屬碰撞聲——它懸浮在離地十厘米的位置,表盤展開成三維星圖,每顆光點都是一個時空碎片。林牧看見1987年銅鑼灣的霓虹在某片碎片裡閃爍,1999年台風夜的雨水在另一片中凝結,而中心最亮的光斑正投射出紐約斯塔克大廈的立體模型,大廈底部的量子計算機陣列正在滲出紫色光霧。
"信號源強度突破曆史極值!"陳墨的手指在鍵盤上敲出殘影,他的藍牙耳機發出刺耳的電流聲,"濱海市所有1999年重建的路燈杆同步出現能量反應,它們的量子矩陣...在和您的手環共振!"他突然指向窗外,實驗室外的梧桐樹上,路燈的光暈正扭曲成六邊形,每個燈杆底部都浮現出與林牧腕間相同的矩陣紋路。
機械音在林牧顱骨內側炸響,像有人用生鏽的齒輪摩擦他的神經:「時空錨點重合度89,建議立即介入」。他的鼻腔突然湧入1999年台風的鹹澀水汽,視網膜上閃過自己在暴雨中刻劃燈杆的畫麵。懷表的指針詭異地逆時針旋轉,表蓋"哢嗒"彈開,露出內側刻著的量子公式——那是他從未見過的時空坐標算法。
"啟動量子糾纏通信需要同步腦波頻率,"陳墨遞來神經接駁頭盔,鏡片後的瞳孔映著不斷跳動的紅色警報,"但您上次實驗後,大腦枕葉的量子疤痕還沒愈合..."他的聲音突然哽咽,因為看見林牧已經扯開實驗服,胸口的生物芯片正發出與懷表同頻的藍光,芯片周圍的皮膚呈現出六邊形的角質化紋路。
"沒時間了。"林牧的聲音像是從胸腔深處擠出來的,他扣緊頭盔,電極貼片在太陽穴壓出紅印。觀測室的燈光驟然熄滅,唯有中央的全息星圖發出幽藍光芒。當陳墨按下確認鍵的刹那,整麵牆的監控屏幕突然顯示出斯塔克實驗室的實時畫麵:托尼?斯塔克的機械臂正抵住自己胸口的方舟反應堆,激光焊接頭的紅光在他瞳孔裡跳動,像隨時會引爆的炸彈。
量子通道打開的瞬間,林牧感覺有無數根冰針刺入脊髓。他的視野分裂成兩半:左眼看見自己的身體在實驗室緩緩升空,右手腕的矩陣與天花板的量子天線形成光柱;右眼則穿透時空,看見斯塔克實驗室的金屬牆麵正在融化,宇宙魔方的藍光中漂浮著無數代碼組成的水母,每隻水母的觸須都連接著不同年代的濱海市街景。
"陳墨,把我的權限接入斯塔克的方舟係統!"林牧的嘶吼混著電流雜音,他看見自己的量子矩陣在虛空中顯形,像一團由星光編織的漩渦,"用1999年燈杆的量子指紋作為密鑰!"實驗室的應急係統突然啟動,天花板噴出的不是滅火氣體,而是納米級的量子糾錯碼,那些銀色顆粒在光柱中彙聚,形成通往紐約的時空隧道。
當意識即將進入隧道的瞬間,懷表突然發出蜂鳴,表盤中央浮現出從未見過的畫麵:1945年新墨西哥州核爆現場,某個戴著青銅懷表的身影站在蘑菇雲前,他轉身時露出的手腕上,竟刻著與林牧完全相同的量子矩陣。陳墨的驚呼聲從遙遠的地方傳來:"林博士!您的生物電信號...正在被改寫!"但話音未落,林牧的意識已如脫韁的量子比特,衝進了閃爍著二進製光芒的隧道。
喜歡萬界魂途請大家收藏:()萬界魂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