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洛的表情包已經完全在微博上繁衍生息了,李洛最近一段時間都不是很想打開微博。
隻能選擇轉移注意力,把重心放回到節目組布置的任務上:
1.拍攝地標性建築,包括高迪三件套:聖家族大教堂、巴特羅之家和米拉之家。
2.在當地市場采購晚餐食材,並親自完成製作。
這其中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的經費隻有300歐元,簡直不是給人活的。
但之前直播時候粉絲的建議給了他們想法。多麥在小綠書上麵發了一個帖收高迪三件套的聯票,果然很快!
——就收到了一堆旅遊中介的私信。
——最後還是收了粉絲轉讓的套票,六個人加起來隻花了200歐。
“這個票換人的話會不會有問題?”陶竹成滿臉狐疑。
“能有多大問題,頂多進去被趕出來唄。”李洛滿不在乎,眼睛裡透著躍躍欲試的光芒。
第一站是巴特羅之家,幾人一大早就衝進去。遊客還不算多,他們順利進入,戴上導覽耳機。
李洛看著波浪紋路的扶手,手跟著扶手上下晃蕩,像是置身於一艘大船上,“感覺像是住在大海裡。”
“這種設計師的腦洞,真的和普通人不在一個世界。”
“這房子能不能讓給我住啊。”
“很難想象住在這樣的房子裡的我將會有多快樂。”
李洛摸著雕刻精美的樓梯扶手,悠悠地說:“要是我能住在這種房子裡,每天肯定都覺得自己是藝術品。”
陶竹成接話:“那你頂多是麵鏡子。”
李洛核善一笑,“滾。”
第二站是米拉之家,已經接近中午了,人群明顯多了起來。為了節省時間,他們幾乎是半跑著衝上樓頂看了標誌性的煙囪群。大家一起拍了幾張照片,並讓遊客幫忙給他們一起合了張影。
“我們旁邊有這麼專業的攝影團隊,究竟為什麼要找路人幫忙拍照?”
“聽說韓國人很會拍照,看看他們拍的什麼水平。”
“反正絕對不能找白人幫忙拍,我怕我到時候頭頂都拍不進去。”
韓國人的拍照技術果然不負眾望,遠景近景,橫版豎版,居中水平,沒有半點差錯。
“今天陽光挺好,這張照片發出去,應該能帶點流量。”李洛看著照片感歎。
“你就不能單純享受藝術?”多麥翻了個白眼。
最後一站是聖家堂,也是壓軸大戲。
走進教堂的瞬間,彩色玻璃折射出的陽光讓所有人都忍不住屏住呼吸。
李洛想,就算是很久以後他也會記得這個下午,他在聖家堂裡看見穿透琉璃的陽光,從此光影有了顏色,而時間流逝也在光影變換中變得具象化,
“這光線,直接把我的審美擊穿了。”tony感歎,“高迪設計的也太狠了。”